阸塞
注音
ㄜˋ ㄙㄞ
词语释义
阻塞。
词语解释
阻塞。
唐 柳宗元 《寄京兆许孟容书》:“末路阸塞臲兀,事既壅隔。”一本作“ 阨塞 ”。 宋 叶适 《毛积夫墓志铭》:“﹝ 积夫 ﹞知形便阸塞,涕泣曰:‘ 管 乐 不再生耶!’”
险要之地。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 汉 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閒,犬牙相临,乘其阸塞地利,彊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既有蓄积,阸塞四临:西被 陇 蜀 ,南通 汉中 ,北据 谷口 ,东阻 嶔巖 。”《明史·房宽传》:“ 宽 在边久,凡山川阸塞,殊域情伪,莫不毕知。”
险要。
章炳麟 《封建考》:“古之建国,无有华离之地。虽然,亦因地埶阸塞为之。”一本作“ 阨塞 ”。
引证解释
⒈ 阻塞。
引唐柳宗元《寄京兆许孟容书》:“末路阸塞臲兀,事既壅隔。”
一本作“阨塞”。 宋叶适《毛积夫墓志铭》:“﹝积夫﹞知形便阸塞,涕泣曰:‘ 管乐不再生耶!’”
⒉ 险要之地。
引《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閒,犬牙相临,乘其阸塞地利,彊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既有蓄积,阸塞四临:西被陇蜀,南通汉中,北据谷口,东阻嶔巖。”
《明史·房宽传》:“宽在边久,凡山川阸塞,殊域情伪,莫不毕知。”
⒊ 险要。一本作“阨塞”。
引章炳麟《封建考》:“古之建国,无有华离之地。虽然,亦因地埶阸塞为之。”
阸塞的网络释义
阸塞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阻塞
阸,塞也。——《说文》
魏居岭阸之西。——《史记·商君书》。索隐:“阻也。”
(2) 控制;扼守
一旦有警,无寸险可阸。——明· 袁宏道《荆州修复北城碑纪》
(3) 使困厄
不鼓不成列,不阸人。——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英文翻译
distress; difficulty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ak7 ai5 [客英字典] ak7 | ai5 [海陆丰腔] ak7 ai5 [梅县腔] ak7
◎ 潮州话:êh4
◎ 潮州话: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隘 | 烏懈 | 影 | 佳開 | 去聲 | 卦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qreh/aeh | ʔ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