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

fáng zhèn [ fang zhen]
注音 ㄈㄤˊ ㄓㄣ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防震 fángzhèn

(1) 为了使手表或怀表具有一定的抗震动或抗冲击性能,一般在摆轴两轴承部位装上防震器,使表机在受震动或冲击后能正常运转

shock proof

词语解释

  1. 对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预防措施。

    《人民日报》1976.7.29:“中共 河北 省委领导同志已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灾区指挥防震救灾工作。”

  2. 泛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安装某种装置,使物体免受震动。如:这块手表不防震。

引证解释

⒈ 对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预防措施。

《人民日报》1976.7.29:“中共河北省委领导同志已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灾区指挥防震救灾工作。”

⒉ 泛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安装某种装置,使物体免受震动。

如:这块手表不防震。

防震的国语词典

使建筑物、机器、仪表等免因震动而受损的措施或装置。

防震的网络释义

防震

  • 防震是指通过人为措施解除地震危害,防止地震发生,而不是地震发生后的救助。
  • 防震方法是:对于高压藏类型地震,在高压藏区打钻,钻孔深达高压藏,将高压气液体通过钻孔引导到地面释放掉或加以利用,就能防止地震发生。
  • 防震的翻译

    英语: shockproof, to guard against earthquakes
    德语: Katastrophenvorsorge gegen Erdbeben
    法语: prendre des précautions antisismiques, protéger contre les tremblements de terre

    防震造句

    与第三章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对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根据下马坊防震的保护实践,阐述其保护观点、保护方法与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详细介绍了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用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快速定位方法,以求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同时,还设立“剁肉防震系统”,即用橡胶垫隔离砧板的垫脚,与既有地坪及基础软性隔离,阻断撞击声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桥效应,这样噪音就降低了。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是防震减灾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研究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日本是典型的地震多发国,频发的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文物损害使日本各界充分认识到有效防震措施的重要性。
    大中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特殊设计的防撞胶条,起到防震、冲作用。
    国产优质收录机,能防水、防震、防磁。
    机器的包装必须防湿防潮防锈防震并且经得起粗鲁的搬运。
    机器包装必须防湿、防潮、防锈、防震。
    供出口的产品主要有各种定型塑料制品,如:预埋式空调安装盒、空调机防震底座、空调装饰管等。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气象厅一位负责人表示,鉴于地震次数与日俱增,政府需采取一切抗震防震措施,防患于未然。
    欧尼斯特。海明威曾说过一位优秀作家的最不可少的才华就是:“一个内置、防震、胡扯侦测器”。
    在海运集装箱内最后固定货物和包裹的东西,包括必要的木块,支架,防震材料防雨布,内部捆扎带和标记。
    送来的是个很大的盒子,前天订的,划开塑料胶带,里面塞了一叠接一叠可以挤压泡泡的防震膜。
    提出和讨论了一套较完整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
    防震:材质为高发泡材料,保温板、管材柔软且富有弹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震效果。

    汉字详情

    fáng [f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YH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动词

    (1)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英文翻译

    defend; prevent;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东莞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
    zhèn [zhen]
    部首: 802
    笔画: 15
    五笔: FDFE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BMMV
    四角: 10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辰声。雷、雨常常并作,故从雨。本义:雷,疾雷)

    (2) 同本义

    震,劈历振物者。——《说文》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春秋》。孔颖达疏:“ 何休云:震,雷也。电,霆也。”。

    (3) 又如:震震(雷、鼓、车、马等所发出的巨响);震厉(雷声);震霆(轰雷,响雷);震雷(响雷);震响(震雷似的响声)

    (4) 八卦之一。雷之象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易·说卦》。

    (5) 又如:震宫(东方);震方(震位,震维。东方);震区(东方)

    (6) 与天子有关 。如:震位(指东宫,即“太子之宫”);震宫(太子所住的宫殿);震业(帝王的事业);震储(皇储,太子)

    (7) 威势;威严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国语·周语上》

    畏君之震。——《左传·成公二年》。

    (8) 又如:震灼(威势极盛);震肃(因慑于威势而肃然)

    动词

    (1) 震动,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后汉书·张衡传》

    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水经注·河水》

    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汉书·刑法志》

    震惊朕师。——《书·舜典》

    余威震于殊俗。——汉· 贾谊《过秦论》

    内地为之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震掉(颤动);震域(地震波及的范围);震裂(物体因受震动而裂开);震主之威(指人威势极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3) 震惊;惊惧;使惊惧

    愿承闲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楚辞·九章·抽思》

    簿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韩非子·八奸》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4) 又如:震汗(因惊惧而颤抖出汗);震怖(惊恐);震悸(惊怖恐惧);震慑(震惧。形容极害怕)

    (5) 心动;激动

    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国语·周语下》。

    (6) 又如:震怜(动情怜恤)

    (7) 振兴;振奋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滞久而不震,生乃不殖。——《国语》。

    (8) 又如:震奋(振作奋发);震发(奋发,奋起);震激(振作激发)

    (9) 怒

    震于廷。——《太玄·释》。范望注:“震,怒也。”。

    (10) 又如:震恚(大怒,盛怒);震扑(怒而攻打);震愤(大怒)

    (11) 地震

    八月丁酉,南宫极震。——《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震之所在。(地震所在的方位。)——《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震中;震波;震级

    英文翻译

    shake, quake, tremor; ex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n3 zhin5 (zhin1) [宝安腔] zin3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siin5 (zin1) [陆丰腔] zhin6 [沙头角腔] zun1 [客英字典] zhin3 [东莞腔] zin3 [梅县腔] zhin3 zhu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h/tj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