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拏

fáng ná [ fang na]
注音 ㄈㄤˊ ㄋㄚˊ

词语释义

防备和捉拿。

词语解释

  1. 防备和捉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 瑞澂 电奏,探知革党潜匿於 武昌 ,定期十九日夜间起事,正飭防拏。”

引证解释

⒈ 防备和捉拿。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瑞澂电奏,探知革党潜匿於武昌,定期十九日夜间起事,正飭防拏。”

汉字详情

fáng [f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YH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动词

(1)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英文翻译

defend; prevent;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东莞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
[na]
部首: 432
笔画: 9
五笔: VCRJ
仓颉: VEQ
四角: 47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持拿;执取。后作“拿”

拏,持也。从手,奴声。——《说文》

拏,捽也。——《苍颉篇》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有合佥押的文书,拏来我佥押。——孟汉卿《魔合罗》

(2) 又如:拏事(管事;掌权);拏空(凌空,抓向空中);拏手(作事有把握;擅长);拏云(比喻志向远大,本领高强);拏把(抓住)

(3) 搏斗

熊虎升而拏攫。——张衡《西京赋》。注:“相搏持也。”

(4) 又如:拏战(搏斗);拏攫(搏斗);拏斗(争斗)

(5) 同“拿”。捉拿;捕捉

知县把一干拏到的邻舍当厅勘问。——《水浒传》

(6) 又如:拏把(抓住);拏究(捉拿查究);拏访(捉拿查访);拏获(捕获,捉获);拏人(犹捕役,捕快)

(7) 牵连;连结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后汉书·冯衍传》

(8) 又如:拏兵(引兵);拏云攫石(古树参天,根盘石隙的雄姿)

英文翻译

take; bring; grasp, hold; arrest

方言集汇

◎ 粤语:naa4
◎ 客家话:[梅县腔] na1 [台湾四县腔] na1 [客英字典] na1 [海陆丰腔] na1 [宝安腔] l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女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ɳanra/nea

防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