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通

qiān mò jiāo tōng [qian mo jiao tong]

词语释义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引证解释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212
笔画: 5
五笔: BTFH
五行:
吉凶:
仓颉: NLHJ
四角: 72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千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田间南北向的小路)

(2) 同本义

阡,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说文新附》

阡,阡陌。——《广韵》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通往坟墓的小道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杜甫《敌武卫将军挽词》之三

(4) 泛指田间小路

驱牛向东阡。——柳宗元《田家》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阡陇(田间高地);阡塍(田埂)

(6) 道路

阡,路亦曰阡。——《增韵》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南朝梁· 沈约《宿东园》

(7) 坟墓

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欧阳修《沋冈阡表》

(8) 又如:阡原(墓地);阡兆(墓地)

英文翻译

footpaths between fields; paths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宝安腔] c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
[mo]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D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LMA
四角: 7126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百声。阜,土山,与地形有关。本义:田间小路)

(2)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间小路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南陌(南方的田间小路);陌路(田间的小路);陌头(路旁)

(4) 泛指道路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陶潜《咏荆轲》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5) 又如:陌头杨柳

(6) 田野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7) 街道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头巾 。如:陌头(束发的头巾);陌额(头巾)

量词

(1) 用同“佰”。用于钱,指一百文

又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旧五代史·王章传》

三分天下犹嫌小,一陌黄钱值几文?——《蠖斋诗话》

张氏早使 敬济拿五两银子,几陌金银钱纸,往门外与长老,替他父亲念经。——《金瓶梅词话》

(2) 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陌钱(纸钱)

英文翻译

foot path between rice fields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t7 [梅县腔] met7 [客语拼音字汇] mag6 med5 [东莞腔] mak7 [宝安腔] met7 [客英字典] met7 [台湾四县腔] m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白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mrak/meakmɐk
jiāo [jiao]
部首: 225
笔画: 6
五笔: UQU
五行:
吉凶:
仓颉: YCK
四角: 004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2) 脚胫相交

交,交胫也。——《说文》

交足而待。——《战国策·秦策》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3) 又如:交趾(古郡名。汉置,地处五岭以南一带。相传这里的人入睡时,两足相交)

(4) 交叉;交错,错杂

交臂厯指。——《庄子·天地》

交韔二弓。——《诗·秦风·小戎》

(5) 又如:交裆(裤裆处);交拐(拐弯走);交戟(执戟相交);交牙(如犬牙相交叉);交歧(交错的路径)

(6) 结交; 交往

交游士林。——《资治通鉴》

(7) 又如:交友(结交朋友);交礼(交往的礼节);交驰(交相奔走,往来不断);交绝(关系断绝,绝交);交善(结交);交援(与人交结而得其援助)

(8) 交接,移交;交换

交,易也。——《小尔雅》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谓交接也。”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注:“交谓上下相交接也。”

静郭君之交。——《吕氏春秋·知士》

(9) 又如:交盘(点交;交接);交受(犹交易);交点(清点财物,交付与有关的人);交关(交接;紧要关头);交贸(交易)

(10) 交配

虎始交。——《礼记·月令》

备以为交佩。——《楚辞·思美人》

(11) 又如:交群(交配);交构(亦作交媾。指性交;阴阳交合);交群(交配);交感(指性交)

(12) 进入;刚到 。如:交子时;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交节(临近节气。旧俗认为病人这时候易发生不测)

(13) 接触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与元九书》

战始三交失蛇矛。——《乐府诗集·陇上歌》

(14) 又如:交兵,交战;交臂失之(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错过);交敌(交手);交绥(交战)

(15) 送上;付出

六日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翌日先交。

(16) 又如:交作业;交款;交白卷

(17) 分配 。如: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实验室吧

名词

(1) 朋友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2) 又如:故交;旧交;知交;择交;深交

(3) 友谊;友情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4) 又如:断交;私交;多年之交

(5) 相互认识,相识 。如:一面之交;他们是点头之交

(6) 交往

布衣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共定交。——《资治通鉴》

交以绝。——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绝交;邦交;建交;复交

(8) 相交之处,毗邻之处 。如:交界;井冈山在宁冈等四县之交

(9) 交替之际

十月之交。——《诗·小雅·十月》

(10) 又如:春夏之交

(11) 贸易 。如:成交

(12) 跟头

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水浒传》

(13) 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交、 广布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副词

(1) 交替;更替,更迭 。如:交用(交替使用);交移(交替变易);交讼(互相争论);交转(交替)

(2) 一齐

中外交荐。——《明史》

(3) 又如:交至(一齐来到);交下(俱下,齐下);交攻(一并进攻);交赞(一齐称赞)

(4) 互相,相互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交注(互相注视);交伐(交相戕害);交沁(相互渗透);交轧(互相排挤、倾轧);交眩(交相惑乱而不明)

形容词

(1) 通“姣”

(2) 美丽

号曰庄姜。姜交好。——《列女传·齐女傅母》

(3) 侮慢,骄傲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荣辱》

(4) 通“狡”。狡谲,诡诈

奉妒昧者谓之交谲。——《荀子·大略》

英文翻译

mix; intersect; exchange, communicate; del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1 [梅县腔] gau1 gau2 gau5 kau1 [宝安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1 [东莞腔] gau1 [海陆丰腔] gau1 [陆丰腔] gau1 [沙头角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2 gau4 k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tōng,tòng [tong,tong]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CE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NIB
四角: 37302

详细解释

tōng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甬( 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2) 同本义

通,达也。——《说文》

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系辞》

推而行之谓之通。

坎为通。——《易·说卦》

道远难通。——《国语·晋语》。注:“至也。”

血脉欲其通也。——《吕氏春秋·达郁》。注:“利也。”

凝绝不通声暂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3)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运);通塞(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通水(通水运;能行船的地域);通畅(通行无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达的城市)

(4) 通往

指通豫南。——《列子·汤问》

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

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丧家吊唁)

(6) 传递;传达

主簿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信耗莫通。——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通状(申递各级官厅的上行公文);通信;通消息;通辞(呈递书面意见;传达话语);通化(传达教化);通书(通信);通问(互相致意问候;互通信息)

(8) 沟通;接通

阡陌交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始能少通。——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9) 又如:通同造意(串通谋划);通脚(跑腿说合);通灵(与神灵相通);通房连阁;通源(源头相通);通属(连接);通同(串通,勾结)

(10) 往来友好

数通使相窥观。——《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谱(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通正(和畅平正);通关(交往联系);通欢(往来交好);通交(结交;交往)

(12) 了解;精通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不能通其意。——唐· 韩愈《杂说》

诸母皆通文。——清· 林觉民《与妻书》

(13) 又如:通玄(通晓深奥的道理);通方(通达道术);通心(内心通达);通明(洞晓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晓幽深的道理);通悟(洞达事理,而具有高度的领悟力)

(14) 通报;说 。

(15) 如:通报(通知禀报);互通姓名;通志(表达意趣志向);通呈(通报呈递)

(16) 疏通;开通

疏之欲其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政通人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7) 又如:通路(开通道路);用泻药通便;通急(排解急难);通堙(开浚堵塞的水道);通沟(疏通沟渠);通瘀(疏通瘀滞)

(18) 通行;通用 。如:通关文牒(通行证);通率(通用的比例);通语(普遍通行的语言);通义(通行不变的道理、法则);通礼(通行的礼仪)

(19) 流通,互相交换

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

通鱼盐。

(20) 又如:通关节(暗中行贿、勾通官吏);通刺(通报名刺;交往)

(21) 陈述 。

(22) 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

(23) 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

(24) 如:与人有通

(25) 调和

以通八风。——吕氏春秋·慎行论》

形容词

(1) 整个,全部

皆通习之。——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通班马步快(全体骑马、步行的捕快);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国(全国,整个国家);通般(全部,全面);通检(全部检查);通览(遍观)

(3) 博识

博览古今者为通人。——《论衡·超奇》

(4) 又如:通品(博学多识、才能出众的人);通士(学识丰富而通达事理的读书人);通雅(博识多才,品格雅正)

(5) 总共 。

(6) 如:通共(总计);通计(总计);通纽(总合,合在一起);通址(合计;总共)

(7) 共同 。

(8) 如:通财(共享财物);通性(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质);通同(共同);通谋(共同合谋)

(9) 透彻 。

(10) 如:通平(通畅平正);通妥(通顺妥帖);通快(通畅快捷)

名词

(1) 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

(2) 如:通方(通晓为政之道);万事通;日本通;中国通;美国通

(3) 古州名

(4) 西魏设。在今四川达县

(5) 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

(6) 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

(7) 乐器名

又立为四器,名之为通。通受声广九寸,宣声长九尺,临岳高一寸二分。——《隋书》

(8)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十井为通

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汉书》

(9) 药名。马粪

量词

(1) 遍;次 。

(2) 如:说了一通

(3) 用于文书电报。

(4) 如:一通电报

副词

(1) 很;十分 。

(2) 如:通圆(十分圆满);通黄(很黄)

(3) 总是

心邱听着这些话,只微微的笑,通不言语。——《花月痕》

(4) 另见 tòng

tòng

量词

(1) 遍 。用于演奏某些乐器的动作。如:打了三通鼓;唢呐已经吹过两通

(2) 番 。多用于贬义的言语行为。数词多用“一”。如:胡说一通;乱讲了一通

(3) 另见 tōng

英文翻译

pass through, common, commun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g1 tung2 [梅县腔] tung1 [沙头角腔] tung1 [东莞腔] tung1 [客语拼音字汇] tung1 [陆丰腔] tung1 [客英字典] tung1 [宝安腔] tung1 [台湾四县腔] tung1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thungt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