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疑

quē yí [que yi]
繁体 闕疑
注音 ㄑㄩㄝ 一ˊ

词语释义

阙疑 quēyí

(1) 把疑难问题留着,不做主观推论;存疑

多闻阙疑
leave the question open

词语解释

  1. 遇有疑惑,暂时空着,不作主观推测。

    《论语·为政》:“多闻闕疑,慎言其餘,则寡尤。” 刘宝楠 正义:“其义有未明,未安於心者,闕空之也。” 宋 曾巩 《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跋》:“ 永叔 於学博矣,其於是正文字尤审,然一以其意质之,遂不能无失。则古之人所以闕疑,其可忽歟!” 冰心 《山中杂记》十:“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我因找不出它们的 中国 名字,只得阙疑。”

引证解释

⒈ 遇有疑惑,暂时空着,不作主观推测。

《论语·为政》:“多闻闕疑,慎言其餘,则寡尤。”
刘宝楠正义:“其义有未明,未安於心者,闕空之也。”
宋曾巩《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跋》:“永叔於学博矣,其於是正文字尤审,然一以其意质之,遂不能无失。则古之人所以闕疑,其可忽歟!”
冰心《山中杂记》十:“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我因找不出它们的中国名字,只得阙疑。”

阙疑的国语词典

有所疑问则暂时搁置,不下断语。

阙疑的网络释义

阙疑

  • 阙疑,读音:quē yí,意思是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把疑难问题留着,不做主观推论;存疑。
  • 该词在2015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半决赛赛第一场上被选为全民焐热冰封汉字。
  • 阙疑造句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今释令与故事而假不敬之法,甚违‘阙疑从去’之意。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
    就史之流而下,截载壮贤,拼堵阙疑,收神揽兽,评点王侯。
    若乃述无稽之法于视听之所不及,则君子当阙疑而不议也。
    这种遗闻,毕竟是真是假,小子无从证实,姑遵了先圣先师的遗训,多闻阙疑便了。
    其有词理疏谬,遗漏阙疑,皆天旨训诱,神笔改定。
    博闻、阙疑,慎言其余,郑玄不仅治学如此,也教育学生要如此。
    萧春山心中阙疑,道“你有话要说吗?”。

    汉字详情

    quē,què [que]
    部首: 321
    笔画: 13
    五笔: UUBW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STUO
    四角: 37482

    详细解释

    jué

    动词

    (1) 去除

    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2) 挖掘

    若阙地及泉。——《左传》

    (3) 毁伤 。如:阙翦(削弱,毁坏)

    (4) 另见 quē;què

    quē

    〈名〉?

    (1) 缺点;错误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裨补阙洞。——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阙败(因失误而把事情搞糟);阙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阙失(失误;错误)

    (3) 豁口,空缺

    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

    (4) 又如:阙陷(凹陷)

    (5) 指待补的官额。即缺额 。如:阙车(古代兵车的一种。用以补缺的战车,如现在所谓的机动预备部队);阙簿(缺额登记册)

    (6) 姓

    动词

    (1) 削减;毁坏

    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左传·成公十三年》

    阙更减赋,尽休力役。——《汉书》

    (2) 又如:阙翦(毁坏)

    (3) 空缺;缺少。也作“缺”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三国演义》

    (4) 又如: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笔(缺笔画);阙漏(空隙);阙略(缺漏)

    (5) 欠,应给而不给

    逃死阙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新唐书》

    (6) 通“掘”。挖

    若阙地及泉。——《左传·隐公元年》

    阙为深沟。——《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残缺;不完善 。如:阙典(残缺的典章制度);阙略(残缺;不完备);阙陋(残缺简陋);阙焉(不完备)

    (2) 另见 jué;què

    què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

    (2) 同本义

    阙,门观也。——《说文》。徐锴曰:“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诗·郑风·子衿》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史记·高祖纪》

    伏阙上平黎策。——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城阙(城门两边的瞭望台);阙竦(高耸如阙门);阙下(宫阙之下)

    (4) 宫门的代称 。如:阙下(帝王的宫阙之下。借指朝廷);阙门(宫门。位于两观之间)

    (5) 石阙。神庙、坟墓之前砌立的石雕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 李白《忆秦娥》

    (6) 又如:太室阙;高颐阙

    (7) 宫殿 。如:阙庭(宫庭);宫阙(金阙。宫殿。也作天阙);阙掖(宫廷)

    (8) 帝王居地的统称

    诣阙止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9) 另见 quē;jué

    英文翻译

    watch tower; palace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宋本广韵

    [yi]
    部首: 524
    笔画: 14
    五笔: XTDH
    仓颉: PKNIO
    四角: 27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 同本义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4) 迷惑,犹豫不定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5)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6) 迟疑;犹豫。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7) 疑忌;猜忌 。如:疑防(猜疑而防范);疑畏(猜疑畏惧)

    (8) 猜度;估计

    内有疑妻之妾。——《管子·君臣下》

    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史记·李斯列传》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礼记·燕义》

    (9) 又如:疑词(不确切的言词);疑罪(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名词

    (1) 疑问

    其妻献疑。——《列子·汤问》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则无疑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疑碍(疑问;问题);疑事(难以辨别的事);疑法(疑难案件)

    (3) 惊恐;畏惧 。如:疑怖(疑惧;惶恐);疑沮(恐惧沮丧);疑(因惊疑而改容);疑骇(疑惧;惊骇);疑恶(畏惧厌恶)

    (4) 怪异。引申为责怪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晋· 陶潜《饮酒》

    (5) 又如:疑诟(责骂)

    (6) 类似;好像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列子》张湛注:“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7) 又如:疑论(疑似的言论)

    英文翻译

    doubt, question, su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沙头角腔] gni2 [宝安腔] ngi2 [海陆丰腔] ngi2 [梅县腔] ngi2 ni2 [陆丰腔] gni3 [东莞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 潮州话:g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其平聲開口三等ŋĭəngi/ng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