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

hé lǘ chéng [ he lv cheng]
繁体 闔閭城
注音 ㄏㄜˊ ㄌㄩˊ ㄔㄥˊ

词语释义

亦作'阖庐城'。 苏州的别称。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闔庐城 ”。 苏州 的别称。《史记·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 ” 唐 张守节 正义:“ 吴 ,国号也。 太伯 居 梅里 ,在 常州 无锡县 东南六十里……至二十一代孙 光 ,使 子胥 筑 闔閭城 都之,今 苏州 也。” 唐 李嘉祐 《赠别严士元》诗:“春风倚棹 闔閭城 ,水国春寒阴復晴。” 明 唐寅 《春日城西》诗:“衣试新裁袜试穿, 闔閭城 外暮春天。” 清 钱谦益 《夜泊浒墅关却寄董太仆崇相》诗之二:“ 闔庐城 下雨萧萧,有客方舟共策 辽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闔庐城”。 苏州的别称。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 唐张守节正义:“吴,国号也。

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闔閭城都之,今苏州也。”
唐李嘉祐《赠别严士元》诗:“春风倚棹闔閭城,水国春寒阴復晴。”
明唐寅《春日城西》诗:“衣试新裁袜试穿, 闔閭城外暮春天。”
清钱谦益《夜泊浒墅关却寄董太仆崇相》诗之二:“闔庐城下雨萧萧,有客方舟共策辽。”

汉字详情

[he]
部首: 321
笔画: 13
五笔: UFC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SGIT
四角: 37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盍声。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阖,门扇也。——《说文》

外阖不闭。——《荀子·儒效》。注:“阖,门扇也。”

(3) 又如:阖扇(门扇)

(4) 门 。如:外阖(外门)

(5) 盖墙用的草帘子

茨墙则剪阖。——《周礼》

(6) 姓。如:阖庐(指吴王夫差之父)

动词

(1) 关闭

是故阖户谓之坤。——《易·系辞上》。虞注:“阖,闭翕也。”

欲阖口而无言兮。——《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

当且阖閤,勿有所问。——《汉书·孙宝传》

阖门善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以可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阖门投火死。——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2) 如:阖眼;阖户(闭户,关门);阖闭(闭合);阖棺(盖棺);阖辟(开关);阖开(开合)

(3) 符合。通“合”

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邪?——《战国策·秦策三》

(4) 又如:阖心(符合心意)

形容词

(1) 全,总

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汉书·武帝纪》

(2) 又如:阖属(所有属下);阖座(满座人);阖朝(全朝);阖门百口(全家所有的成员)

副词

(1) 通“盍”。为什么不,何不

夫子阖行邪?——《庄子·天地》

(2) 为何,为什么;怎么。通“盍”

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庄子·徐无鬼》

桓公谓 鲍叔牙曰:“阖不起为寡人寿乎?”——《管子·小称》

英文翻译

close; whole, entire; all; leaf

方言集汇

◎ 粤语:hap6

宋本广韵

[lv]
部首: 321
笔画: 9
五笔: ukkd
五行:
姓名学: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2) 同本义

闾,里门也。——《说文》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3)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4) 里巷

闾,里也。——《广雅·释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5)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

(6) 泛指门户;人家 。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

(7)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

(8) 泛指乡里 。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

(9) 姓

chéng [cheng]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D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IHS
四角: 4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6) 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8) 国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动词

(1) 筑城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3) 守城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

(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英文翻译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4 s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g2 [东莞腔] sang2 [客英字典] sang2 [海陆丰腔] sang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陆丰腔] sang3 [沙头角腔] sang2 [台湾四县腔] sang2 [宝安腔] s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