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阅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功绩和经历。
汉 王充 《论衡·程材》:“儒生无阀閲,所能不能任剧,故陋於选举,佚於朝庭。”《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閲,碌碌然以取世资。”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以奔趋官簿为阀閲,以勾校朱墨为详陈。” 王闿运 《武提督碑》:“缘 江 转战,曾不半载,收 安庆 、 庐江 、 无为 、 巢 、 和 、 含山 ,上功皆最,积阀閲,记名总兵,褒号‘振勇’。”
袓先有功业的世家、巨室。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虚谈则知以德义为贤,贡荐则必阀閲为前。” 宋 苏轼 《答曾学士启》:“而况圭璋之质,近生阀閲之家。固宜首膺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肃雍之化。” 茅盾 《子夜》十八:“她记得在家乡的时候听说过一桩悲惨的故事:是和她家同样的‘阀阅华族’的一位年青小姐,因为‘不端’被禁锢起来不许见人面。”
泛指门第、家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人事不获已,须言阀閲,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 卢文弨 补注:“此阀閲言家世。” 宋 秦观 《王俭论》:“自 晋 以阀閲用人, 王 谢 二氏,最为望族。” 清 刘大櫆 《<吴氏重修族谱>序》:“而世俗以门第相高,往往自矜其阀閲,而轻视他族为小姓。”
仕宦人家门前题记功业的柱子。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伏狮前为阀閲,后为寝堂。” 明 唐顺之 《与郭似庵巡按书》:“僕闻之,仕隐二道,仕者则蜚声竹帛,或立旄纛,表阀閲,且不为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赵媒婆》:“奄至一巨宅,閈閎高峻,阀閲焕然。”
引证解释
⒈ 功绩和经历。
引汉王充《论衡·程材》:“儒生无阀閲,所能不能任剧,故陋於选举,佚於朝庭。”
《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閲,碌碌然以取世资。”
宋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以奔趋官簿为阀閲,以勾校朱墨为详陈。”
王闿运《武提督碑》:“缘江转战,曾不半载,收安庆、庐江、无为、巢、和、含山,上功皆最,积阀閲,记名总兵,褒号‘振勇’。”
⒉ 袓先有功业的世家、巨室。
引汉王符《潜夫论·交际》:“虚谈则知以德义为贤,贡荐则必阀閲为前。”
宋苏轼《答曾学士启》:“而况圭璋之质,近生阀閲之家。固宜首膺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肃雍之化。”
茅盾《子夜》十八:“她记得在家乡的时候听说过一桩悲惨的故事:是和她家同样的‘阀阅华族’的一位年青小姐,因为‘不端’被禁锢起来不许见人面。”
⒊ 泛指门第、家世。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人事不获已,须言阀閲,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
卢文弨补注:“此阀閲言家世。”
宋秦观《王俭论》:“自晋以阀閲用人, 王谢二氏,最为望族。”
清刘大櫆《<吴氏重修族谱>序》:“而世俗以门第相高,往往自矜其阀閲,而轻视他族为小姓。”
⒋ 仕宦人家门前题记功业的柱子。
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漕舫》:“伏狮前为阀閲,后为寝堂。”
明唐顺之《与郭似庵巡按书》:“僕闻之,仕隐二道,仕者则蜚声竹帛,或立旄纛,表阀閲,且不为侈。”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赵媒婆》:“奄至一巨宅,閈閎高峻,阀閲焕然。”
阀阅的国语词典
古代贴在门上的功状,在左的称为「阀」,在右的称为「阅」。
阀阅的网络释义
阀阅
阀阅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伐声。本义:阀阅。即仕官人家自序功状而树立在门外左边的柱子)
(2) 同本义 釩 在左曰阀,在右曰阅。——《玉篇》
(3) 功劳 。也作“伐”
献诚子 煦,积阀亦至 夏州节度使。——《旧唐书·张献诚传》
(4) 名门巨室,仕宦人家
东都仁和里裴尚书宽子孙众盛,实为名阀。—— 欧阳修《新唐书·柳玭传》
(5) 又如:阀阅(有权势的仕宦人家)
(6) 依靠权势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支配地位的人物或集团 。如:财阀;党阀;学阀;军阀
(7) 阀门 。如:安全阀;止回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门,说省声。象在门里清点东西。本义: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
(2) 同本义
阅,具数于门中也。——《说文》
(3) 引申为计算
阅,具也。——《小尔雅》
阅,数也。——《广雅》
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左传·襄公九年》。注:“阅,犹数也。”
(4) 又如:阅问(逐一询问)
(5) 察看;视察,考查
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管子》
(6) 又如:阅实(查对实事);阅狱(查看监狱);阅审(审核);阅稼(查看禾苗生长情况);阅试(审查考试)
(7) 检阅
马端敏公新贻亲临校场阅射。——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
(8) 又如:阅武(检阅军队)
(9) 看;阅读
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苏黄共阅。—— 明· 魏学洢《核舟记》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阅卷(评阅试卷);阅荐(审阅荐举);阅看(阅读);阅正(审阅指正)
(11) 经历
那夜跳窗而出,原来就是此楼,思之恍如昨日,不想早阅三年。——《铁花仙史》
(12) 又如:阅日(过日子);阅月(经过一月);阅岁(经过一年);阅世(经历时世)
(13) 观赏
历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者。——唐· 吕道生《安禄山》
(14) 又如:阅胜(观赏美景);阅戏(看戏)
(15) 总聚;汇集
川阅水以成川。——陆机《叹逝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