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巷
词语释义
闾巷
(1) 小的街道,即里巷。泛指乡里民间
引证解释
⒈ 里巷;乡里。
引《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
唐白居易《挽歌词》:“晨光照閭巷,轜车儼欲行。”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正像他自谦的,所记多为闾巷之事,餖飣之学。”
⒉ 借指民间。
引《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陛下擢僕起閭巷,南面称孤,此僕之幸也。”
宋曾巩《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使斯人不卒穷於閭巷,足以明示天下。”
清昭槤《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其生长富贵,不知閭巷之艰难若此。”
⒊ 借指平民。
引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今妇人之拜不跪,则异于古所谓侠拜, 江浙衣冠之家,尚通行之,閭巷则否。”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閭巷常与父往还者,各赠二縑。”
明陆深《愿丰堂漫书》:“其后宋宗室无论戚疎少长,昔仰食县官,西南两宗无赖者,至纵其婢与閭巷通,生子则冒为己子,以利其请给。”
闾巷的国语词典
街巷。
闾巷的网络释义
闾巷
闾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2) 同本义
闾,里门也。——《说文》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3)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4) 里巷
闾,里也。——《广雅·释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5)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
(6) 泛指门户;人家 。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
(7)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
(8) 泛指乡里 。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
(9) 姓
详细解释
hàng
名词
(1) 矿坑里的通道 。如:平巷;煤巷;风巷
(2) 另见
xiàng
名词
(1) 同本义。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辛弃疾《永遇乐》
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巷口(里弄的出入口);巷言,巷议(于里巷中议论是非)
(3) 住宅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6 [客英字典] hong5 [客语拼音字汇] hong4 [梅县腔] hong3 [台湾四县腔] hong5 [沙头角腔] hong5 [宝安腔] hong3 [陆丰腔] hong6 [东莞腔] h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巷 | 胡絳 | 匣 | 江 | 去聲 | 絳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ɣɔŋ | ghrungh/heo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