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

mǐn nán huà [ min nan hua]
繁体 閩南話
注音 ㄇ一ㄣˇ ㄋㄢˊ ㄏㄨㄚˋ

词语释义

闽南话 Mǐnnánhuà

(1) 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福建省南部、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海南岛一部分、台湾省大部分。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 3%

Southern Fujian Dialect

词语解释

  1. 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分布于 福建省 南部、 台湾省 大部、 广东省 潮州 、 汕头 一带及 海南省 的一部分。海外华侨也很多说闽南话。

    《苏州杂志》1990年第1期:“他要用英语、粤语、泰语、闽南话等向这些‘阿爷阿婆’反复讲解‘远香堂’、‘三十六鸳鸯馆’。”

引证解释

⒈ 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分布于福建省南部、 台湾省大部、 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及海南省的一部分。海外华侨也很多说闽南话。

《苏州杂志》1990年第1期:“他要用英语、粤语、泰语、闽南话等向这些‘阿爷阿婆’反复讲解‘远香堂’、‘三十六鸳鸯馆’。”

闽南话的国语词典

分布于大陆地区福建省南部、广东省的潮州汕头一带、海南岛、及台湾的方言。语音特点是没有f

闽南话造句

有一次,他们宿舍发生了冲突,黑楠并没有简单地诉诸武力,而是啪地来了个竖蜻蜓,动作十分矫捷,大头朝下,嘴上还在喷吐着稀粥状的闽南话。
紧要关头,有人提出用极度难懂的闽南话与闽北话通讯,参谋部同意“试一下”。
海丰“占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一种主要分布于粤东地区海丰与惠东两县部分乡镇的比较特殊的方言。
电话那头人声嘈杂,我能听到有人在用闽南话交流。
文章指出,地下电台全用闽南话、客家话广播,穿插低俗故事、笑话,男女广播员打情骂俏,诲盗诲淫,无所不用其极,骗取听众入神。
温州话、广东话、闽南话名列前三。
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客家话、闽南话、闽北话。

汉字详情

mǐn [min]
部首: 321
笔画: 9
五笔: UJ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SLMI
四角: 37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门声。本义:古种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

(2) 同本义

閩,东南越也。——《说文》

七閩九貉。——《周礼·职方式》

閩在海中。——《山海经·海内经》

选自閩禺。——左思《吴都赋》

(3) 又如:闽中(泛指福建省地);闽江(水名。为福建省第一大河流);闽关(指福建通内地的关隘);闽岭(福建北部的山岭)

(4) 五代十国之一 。933年王延钧在长乐(今福州市)称帝,国号闽。历三十七年,后被南唐所灭

英文翻译

fujian province; a river; a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man4 man5

宋本广韵

nán [nan]
部首: 223
笔画: 9
五笔: FM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TJ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huà [hua]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TD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HJR
四角: 327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2) 同本义

话,合会善言也。——《说文》

著之话言。——《左传·文公六年》

不知话言。——《左传·文公十八年》

告之话言。——《左传·襄公元年》

出话不然。——《诗·大雅·板》

悦亲戚之情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心诚之话。——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话言(话语);话差(言语纠葛;争吵);话白儿(闲话);话布口袋(比喻一肚子的话)

(4) 话题 。如:话碴(话题;话头);不在话下

(5) 话本;故事 。如:话名(话本的题目)

(6) 授意表达的言词 。如:传个话;留个话儿

动词

(1) 说;谈

话,言也。——《尔雅·释诂》

乃话民之弗率。——《书·盘庚》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又如:话夜(夜谈);话心(谈心);话家常;话雨(朋友相聚晤谈旧事)

(3) 告诉 。如:话信(口信);话口(方言。口风;口气)

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句尾。如: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参加了

英文翻译

speech, talk, language; dia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