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黝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黑暗。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望絶壁有石窍,曰 青龙洞尾 ,盖门在 天平 也,其中闇黝多水。”
引证解释
⒈ 犹黑暗。
引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望絶壁有石窍,曰青龙洞尾,盖门在天平也,其中闇黝多水。”
闇黝的网络释义
闇黝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门,音声。本义:闭门)
(2) 同本义
闇,闭门也。——《说文》
见蔼闇阁读书。——《梁书·乐蔼传》
(3) 又如:闇门(隐蔽的门)
(4) 蒙蔽;遮蔽
桑麻闇日。——《水经注·江水》
不下比以闇上。——《荀子·不苟》。注:“掩上之月也。”
(5) 又如:闇室(遮去光线的房间);闇没(埋没,掩没)
形容词
(1) 同“暗”(经传多以闇为之)
闇,冥也。——《小尔雅》
夏后氏祭其闇。——《礼记·祭义》
孝子不服闇。——《礼记·曲礼》。注:“冥也。”
彼日月兮闇昧。——王逸《九思·守志》
(2) 又如:闇时(昏暗的时代);闇昧(暗淡;指人的隐私)
(3) 愚昧;糊涂
刘璋闇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下闇则上聋。——《谷梁传·文公六年》
(4) 又如:闇惑(愚昧不明);闇短(才识愚劣短浅)
(5) 昏庸
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闇。——《荀子·君道》
(6) 又如:闇君(昏君);闇王(昏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宝安腔] am5 [梅县腔] am5 [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暗 | 烏紺 | 影 | 覃 | 去聲 | 勘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ʔɒm | qomh/om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幼声。本义:淡黑色)
(2) 同本义
黝,微青黑色。——《说文》
黑谓之黝。——《尔雅》
其祧则守祧黝垩之。——《周礼·春官·守祧》
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礼记·玉藻》。唐· 孔颖达疏引 孙炎注《尔雅》云:“黝,青黑。”
阴祀用黝牲,毛之。——《周礼·地官·牧人》
(3) 又如:黝牲(黑色的牲畜);黝垩(以黑色和白色作涂饰);黝犊(黑色小牛);黝瘦(又黑又瘦);黝绿(浓绿);黝泽(浓黑而有光泽);黝面(青黑色脸面)
(4) 缠绕的样子 。如:黝纠(相连绕的样子)
(5) 长长的样子
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文选·潘岳·闲居赋》
动词
(1) 变黑;使发黑
铠胄黝锈,枪刀弓矢生疏。——《歧路灯》
(2) 又如:黝垩(涂以黑色和白色);黝锈(发黑生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3 [客英字典] ju5 j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梅县腔] ju5 [台湾四县腔] ju3 [宝安腔] ju3 ju5 jiu3 ji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伊 | 於脂 | 影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ʔi | qji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