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职

hé zhí [he zhi]

词语释义

宋 代属于閤门的官职。《宋史·职官志六》:“宣赞舍人任传宣引赞之事,与閤门祗候并为閤职,间带点检閤门簿书公事。”参见“ 閤门 ”。

汉字详情

hé,gé [he,ge]
部首: 808
笔画: 14
五笔: UWGK
仓颉: ANOMR
四角: 77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合声。本义:旁门,小门)

(2) 同本义

閤,门旁户也。——《说文》

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閤。——《尔雅》

开东閤。——《汉书·公孙弘传》。注:“小门也。”按,或言东閤,或言南閤西閤,唐时御便殿曰入閤,谓立仪于前殿,唤仗则自东西閤入也。凡上书言閤下者,犹言门下,谦不敢称正门之下,谓旁之下也,犹言下执事也。

升降秘阁。——《陆机诗》。注:“即尚书省也。其字误作止屏之阁。今内阁阁下,字皆误作阁。”

(3) 又如:閤门(古代宫殿的侧门);閤职(宋代属于閤门的官职)

(4) 通“阁”

(5) 中央官署名。内阁之略称

于是府丞诣閤,博乃见丞掾。——《汉书·朱博传》

(6) 又如:閤长(唐宋时称呼中书省等官署的主事官);閤署(官署)

(7) 楼阁

妆閤伎楼何寂寞,柳似舞腰池似镜。——白居易《两朱阁诗》

(8) 古代宾馆

千金弃不惜,宾客常满閤。——宋· 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

(9) 内室;卧室

兰房椒閤夜方开。——梁元帝《乌栖曲》

小閤重衾不怕寒。——白居易《重题》

(10) 又如:閤正(对他人妻子的敬称);閤分(宋代对妃嫔的称呼)

(11) 姓

(12) 另见

英文翻译

small side door; cha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p3 gok3 h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p8 [梅县腔] hap8 [台湾四县腔] hap8 [宝安腔] hap8 [客英字典] h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沓入聲開口一等kopkɒp
zhí [zhi]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C
四角: 164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閤职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