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险

cháng jiāng tiān xiǎn [chang jiang tian xian]
注音 ㄔㄤˊ ㄐ一ㄤ ㄊ一ㄢ ㄒ一ㄢ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

成语用法

长江天险作宾语、定语;形容长江。

长江天险造句

无论是怒涛汹涌的长江天险,还是慷慨悲歌的燕赵壮士,都没有阻止住大秦的征服。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吓得敌人心胆俱裂。
而曲阿又是江东的重要门户,拥有它等同占据长江天险,高枕无忧。
红军英勇善战,顺利地渡过了被敌人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长江天险。
在他看来,最好的结局就是李不凡回师退守江南,凭借长江天险抗拒,苟延残喘。
金陵有王气,且有长江天险,足以当我的稳固后方,不如先取常、润二州,稳定基业,然后再进兵中原。
楚国感觉到自己已守不住江北的剩余土地,便决心将兵力收缩到郢、合肥固守,依托长江天险抵挡秦、齐,专心拓展、治理江南之地。
雷江扼长江天险,居大别山之雄,吴头楚尾,交通鄂赣,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古今中外公认的长江天险,号称坚不可摧的江防工事,同样没有挡住我军胜利渡江!
特别是在其用木船突破长江天险时,先期渗透过江的特种部队进行广泛的侦察和破袭,影响甚大。
有理,有长江天险可以拒守,等我们安顿下来再图恢复北方更好,也不必在此频频应付金人滋扰了,就这样吧。
勿庸提及年后百万雄师过大江,不足十年后赵匡胤的大军就以沉锭系船之法在长江天险上架设浮桥冲上江南的土地!“王爷的意思是——”。
人民解放军以投鞭断流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占据地利;刘备仁德广布,占据人和。
他小子一家占着江东历经三代,再加之又有长江天险和四位都督坐镇。
解放军以移山倒海之势,渡过了长江天险。
阿大说的没错,可那是因为南人以为有长江天险,可以挡我大隋的天兵,所以只要我大军一过江,肯定会是从者如云。
长江天险在古代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汉字详情

cháng,zhǎng [chang,zhang]
部首: 404
笔画: 4
五笔: TA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O
四角: 42730

详细解释

cháng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如:气味长

(12) 深厚 。如:恩情长

名词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副词

(1) 长久;永远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zhǎng

形容词

(1) 老,年高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动词

(1) 生长;成长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名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英文翻译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zoeng2
◎ 潮州话:ciang5 ziang2 (chhîang chíang)

宋本广韵

jiāng [jiang]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
四角: 31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 同本义

江,江水也。?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3)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

(4)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洛河”、“渭河”、“漳河”

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 钱塘浙江,有 吴通陵江。——《论衡·书虚》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史记·伍子胥列传》

(5) 又如: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江燕引雏(江边的燕子,为避灾祸,遂引雏燕弃巢而离去);江州车儿(一种独轮推车)

(6) 江苏省的简称 。如:江浙

(7) 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8) 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9) 姓

英文翻译

large river; yangzi;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 客家话:[陆丰腔] gong1 [梅县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沙头角腔] gong1 [东莞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雙平聲開口二等kɔŋkrung/keong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xiǎn [xi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WGI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LOMM
四角: 7821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阜,佥( 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2) 同本义

险,阻难也。——《说文》

军旅思险。——《礼记·少仪》

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地险,山川丘陵也。——《易·坎》

险以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常石险远。

(3) 又如:险瘠(艰险贫瘠);险易(艰险与平坦之地);险戏(艰险)

(4) 地势险峻、危险

不登险峰,不识天地的辽阔。——碧野《富春江畔》

巴、 蜀道险, 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险要;险峰;险特(高峻挺立);险坂(陡峭的山坡);险栈(险峻的栈道)

(6) 地势不平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7) 又如:履险如夷(夷:平;险:不平)

(8) 邪恶

以险徼幸者,其求无厌,偏重必离。——《左传》

(9) 又如:险诐(邪佞不正);险谲(邪恶奸诈);险巧(奸邪巧诈)

(10) 艰难;困难

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荀子·荣辱》

(11) 奇特,怪异

显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南史·周弘正传》

(12) 又如:险衣(奇异的服装);险妆(怪异的妆扮)

(13) 阴险,难以揣测

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潜害 袁夫人等甚众。——《三国志·吴志》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4) 又如:险怪(险恶怪诞);险汙(险诈恶浊);险谒(不正当的请托);险奸

(15) 危险

至险绝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险段(危险的地段);险束(危险狭窄);险危(危险)

名词

(1) 要隘,险要的地带

入险而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益州险塞。

险易远近。——《资治通鉴·唐纪》

险战之法,一车当兵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六韬·均兵》

(2) 又如:天险;山险;探险;凭险;无险可守;险战(险要之地的战斗)

(3) 道路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郑玄注:“险谓倾危之道”

(4) 防御工事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易·坎》

(5) 又如:天险(天然的防御屏障)

副词

(1) 几乎 。如:险遭不幸;险些死了

(2) 差一点

险把哥儿头打破了,如今扎着绢子还没好。——《续金瓶梅》

(3) 又如:险不(差一点);险些掉进河里;险些忘了

英文翻译

narrow pass, strategic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hi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