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材小试

cháng cái xiǎo shì [chang cai xiao shi]
繁体 長材小試
注音 ㄔㄤˊ ㄘㄞˊ ㄒ一ㄠˇ ㄕ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犹言大材小用。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浴日生《海国英雄记 航海》:“运贩生涯,锱铢贱业,教俺长材小试,无聊之极。”

成语用法

长材小试作宾语、定语;同“大材小用”。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大材小用。

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航海》:“运贩生涯,錙銖贱业,教俺长材小试,无聊之极。”

长材小试的网络释义

长材小试

  • 出 处 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航海》:“运贩生涯,锱铢贱业,教俺长材小试,无聊之极。”
  • 汉字详情

    cháng,zhǎng [chang,zhang]
    部首: 404
    笔画: 4
    五笔: TA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O
    四角: 42730

    详细解释

    cháng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如:气味长

    (12) 深厚 。如:恩情长

    名词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副词

    (1) 长久;永远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zhǎng

    形容词

    (1) 老,年高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动词

    (1) 生长;成长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名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英文翻译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zoeng2
    ◎ 潮州话:ciang5 ziang2 (chhîang chíang)

    宋本广韵

    cái [ca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F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DH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 同本义

    材,木梃也。——《说文》

    五曰材贡。——《周礼·太宰》

    驾而乘材。——《国语·晋语》。注:“横木也。”

    无所取材。——《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庄子·人间世》

    材朴委积兮。——《楚辞·九章·怀沙》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木材;材器(材木与器物)

    (4) 泛指原料、材料

    饬化八材。——《周礼·太宰》。注:“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

    其材足以备器用。——《左传·隐公五年》

    献材于殡门外。——《仪礼·士丧礼》。注:“明器之材。”

    (5) 又如:钢材;器材;木材;就地取材

    (6) 资料 。如:教材;题材;素材

    (7) 人的体貌 。如:身材(身体的高矮和胖瘦)

    (8) 资质;本能 。如:蠢材(笨家伙);因材施教

    (9) 棺木 。如:寿材;材铺(棺材店)

    (10) 通“才”。才能,能力

    任官惟材,左右惟其人。——《书·咸有一德》

    士脩身功材。——《管子·五辅》。注:“材谓艺能。”

    (11) 通“财”。财物

    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墨子·公孟》

    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荀子·君道》

    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英文翻译

    material, stuff; timber; ta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oi4
    ◎ 客家话:[梅县腔] coi2 [沙头角腔] coi2 [客英字典] coi2 cai2 [海陆丰腔] coi2 cai2 [东莞腔] coi2 [宝安腔]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oi2 coi4 [陆丰腔] coi3 [台湾四县腔] coi2 cai2
    ◎ 潮州话:c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哉平聲開口一等zai/dzoidzʰɒi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
    shì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A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IPM
    四角: 33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词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try, exper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潮州话:c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