镞镞

zú zú [ zu zu]
繁体 鏃鏃
注音 ㄗㄨˊ ㄗㄨˊ

词语释义

1.挺拔貌。 2.突出貌。 3.锐利貌。 4.簇拥貌。镞﹐通"簇"。

词语解释

  1. 挺拔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文学鏃鏃,无能不新。”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阮圆海戏》:“﹝ 阮圆海 ﹞如就戏论,则亦鏃鏃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2. 突出貌。

    唐 王建 《荆门行》:“ 峴亭 西头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3. 锐利貌。

    清 钱谦益 《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鏃鏃。”

  4. 簇拥貌。鏃,通“ 簇 ”。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白洋潮》:“﹝潮﹞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鏃鏃,无敢復先。”

引证解释

⒈ 挺拔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文学鏃鏃,无能不新。”
清张岱《陶庵梦忆·阮圆海戏》:“﹝阮圆海﹞如就戏论,则亦鏃鏃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⒉ 突出貌。

唐王建《荆门行》:“峴亭西头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⒊ 锐利貌。

清钱谦益《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鏃鏃。”

⒋ 簇拥貌。鏃,通“簇”。

清张岱《陶庵梦忆·白洋潮》:“﹝潮﹞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鏃鏃,无敢復先。”

镞镞的网络释义

镞镞

  • 镞镞,zú zú ,ㄗㄨˊ ㄗㄨˊ,挺拔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 汉字详情

    [zu]
    部首: 506
    笔画: 16
    五笔: QYTD
    五行:
    仓颉: OPYSK
    四角: 887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族声。本义:箭头) 同本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利镞(锋利的箭头)

    形容词

    形容箭的轻捷,应声而至

    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rrowhead, barb; swift, qu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宋本广韵

    [zu]
    部首: 506
    笔画: 16
    五笔: QYTD
    五行:
    仓颉: OPYSK
    四角: 887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族声。本义:箭头) 同本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利镞(锋利的箭头)

    形容词

    形容箭的轻捷,应声而至

    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rrowhead, barb; swift, qu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