镋钯

tǎng bǎ [ tang ba]
繁体 钂鈀

词语释义

亦作“鎲鈀”。古兵器。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兼矛盾两用。

词语解释

  1. 亦作“鎲鈀”。古兵器。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兼矛盾两用。

    《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三》:“鎲鈀,上用利刃,横以弯股,刃有两锋,中有一脊,造法须分脊平磨,如磨刀法,两刃自脊平减至锋,其锋乃利,日久不秃,中锋头下之库,可容核桃,则安於木杪,乃不损折,仍用一钉关之。”

引证解释

亦作“鎲鈀”。古兵器。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兼矛盾两用。

《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三》:“鎲鈀,上用利刃,横以弯股,刃有两锋,中有一脊,造法须分脊平磨,如磨刀法,两刃自脊平减至锋,其锋乃利,日久不秃,中锋头下之库,可容核桃,则安於木杪,乃不损折,仍用一钉关之。”

镋钯的国语词典

武器名。一种多刃长兵器。创于明代。长七尺六寸,重五斤。上有利刃,横以弯股,刃用两锋,中有一脊,是最锐利的兵器。

镋钯的网络释义

镋钯

  • 古兵器。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兼矛、盾之用。
  • 汉字详情

    tǎng [tang]
    部首: 506
    笔画: 15
    五笔: QIPQ
    仓颉: OPFBU
    四角: 89712

    详细解释

    名词

    古兵器。亦称镋钯、镋叉 。为半月形或当中有枪尖,两边出翅,略似叉

    镋手,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镋一把。——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

    宋本广韵

    bǎ,pá [ba,pa]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CN
    五行:
    仓颉: OPAU
    四角: 8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种银白色的、有延展性的金属元素 。原子序数 46。——元素符号Pd

    (2) 另见

    英文翻译

    palladium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paa4
    ◎ 潮州话:ba1 bê5

    宋本广韵

    镋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