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刻

lòu kè [ lou ke]
繁体 鏤刻
注音 ㄌㄡˋ ㄎㄜ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镂刻 lòukè

(1) 瑑刻,在木、石、塑料等物上刻凿出所需的图案

镂刻雕花床
engrave; carve

(2) 牢记

这个事镂刻在我心中
remember by heart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雕刻。《晏子春秋·谏下十四》:“身服不杂綵,首服不鏤刻。” 清 黄景仁 《灵壁磬石歌》:“峯峦洞穴卒嗟见,鏤刻微茫穷芒鍼。” 徐迟 《直薄峨眉金顶记》:“铜塔二十一层,镂刻得更加精细。”

引证解释

⒈ 雕刻。

《晏子春秋·谏下十四》:“身服不杂綵,首服不鏤刻。”
清黄景仁《灵壁磬石歌》:“峯峦洞穴卒嗟见,鏤刻微茫穷芒鍼。”
徐迟《直薄峨眉金顶记》:“铜塔二十一层,镂刻得更加精细。”

⒉ 犹铭刻,铭记。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可是有一天,终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件深深镂刻在道静心里,使她永不能忘的事。”

⒊ 指文词的锤炼。

《红楼梦》第七八回:“二爷细心鏤刻,定又是风流悲感,不同此等的了。”

镂刻的国语词典

雕刻。

如:「他仅凭著那一双巧手,就能在一颗小果核上镂刻出各式各样的精致图案。」

镂刻的网络释义

镂刻

  • 瑑刻,汉语词汇。
  • 拼音:lòu kè
  • 释义:1、雕刻。2、犹铭刻,铭记。3、指文词的锤炼。
  • 镂刻,在木、石、塑料等物上刻凿(将材料凿透—透雕)出所需的图案。
  • 镂刻造句

    用于玻璃镂刻,提取稀有元素以及用作防腐剂和媒染剂。
    用加热的木胶将木碗粗坯固定在转盘上,用不同的刻刀向内镂刻,在外削刮,不一会儿木碗就成形了。
    若我早知就此无法把你忘记,我将不再大意我要尽力镂刻,那个初识的古老夏日,深沉而缓慢刻出一张,繁复精致的铜版,每一划刻痕我都将珍惜,若我早知就此终生都无法忘记。
    在接合技法上也有改变,传统藏柜制作不使用一颗钉子,像镂刻、雕花等工艺,以前是纯手工,现在则采用了钻、钢丝锯、电刨床等工具,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他从怀里贴心处掏出一件不知哪朝代镂刻精致的蝈蝈葫芦,葫芦外有棉套,盖口还是象牙雕刻的。
    我必不思悔过,擎一把黑信念,镂刻残缺句子,竟当成是钻石的来临,足以抵偿任意一段字与字的虚无。
    宽长的礼服仅仅露出一双修玉般的手掌,镂刻满神秘花纹的面具只余下半截白生生的下巴,除此之外,最为醒目的就是她那一双眼睛了。
    下层为相连的下枋和底座,下枭面呈三角状分布着三个插暗销的圆孔,座的四边均镂刻壶门顶端的纹样。
    那些我不愿意回想起来的往事,却实实在在地镂刻在原本纯良的年少时光中,随着白云苍狗成为不可篡改的历史。
    我平生有大憾事,日夜镂刻于心,生不如死,却又不能不生。生则尚有期望,死则为背情弃诺之人。此等情仇,猪如何能有?
    多少年后,你回首往事,还记得当年,曾有人对你,低声诉说心语吗?那因为年轻带著天真有些狂热的话语,你可还记得吗?就像深深镂刻在心间、不死不弃的誓言!你有没有张开双臂,将那心爱的人,拥抱在怀里?萧鼎。
    在一个好天气,我遇到了你,小心翼翼,带着甜蜜,仰头看着你,你说话的样子,我镂刻在心,仿佛,那是我最珍贵的秘密,可是,有一天你说对不起,原来你是最温柔的最残忍的,我喜欢的人。
    外面还套着葱心绿的大背心,蝴蝶式的青绒纽绊,缀着精巧镂刻的纽扣,尤其是那双小巧的三寸金莲之下,白绫子袜子外套着双绣浅碎花青鞋。
    那是一张中年男人的面孔,黝黑的皮肤上是岁月镂刻的纹路,眼睛里有些浑浊但挡不住对孩子的痛惜,这样的面孔,在每个大城小镇都随处可见,那是最平凡的中国父亲。
    拨开记忆湖面上纷繁的落叶,镂刻在生命中的印记如此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时光如长河中的水滔滔向前,从不曾停留半分,最初的感动,最初的记忆,那无数曾深深镂刻心间的丝丝缕缕,原来,终究还是要被人遗忘。
    圆形珐琅勾勒出象征美丽的金凤花;白色珍珠母贝镂刻而成的水仙花,代表对真爱的渴求;与象征邂逅的卷耳草相映衬,合奏出一段饱含憧憬与希望的曲调。
    晶晷是用灵石琢磨而成,样子颇为类似钦天监用来测定日影的日晷,一面打磨的光可鉴人,另外一面镂刻着古奥的符文和图案。
    高陵使用的錾刀是云舟之上负责维护符文阵法的法师的遗物,同符笔一样是镂刻符文,形成法阵不可缺少的工具。
    中山王墓出土的大批精美错金银青铜器及器物上镂刻工整的长篇铭文,反映了中山文化的华丽风韵。

    汉字详情

    lòu [lou]
    部首: 506
    笔画: 14
    五笔: QOVG
    五行:
    仓颉: OPFDV
    四角: 897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娄声。本义:可供雕刻的坚铁)

    (2) 金刚钻

    厥贡璆、铁、银、镂、砮磬。——《书·禹贡》。孔传:“镂,刚铁。”

    (3) 釜,烹饪用的锅

    镂,釜也。——《说文》

    (4) 通“漏”。孔穴

    生禹于 石纽,虎鼻大耳,两耳参镂。——《宋书》

    (5) 姓

    动词

    (1) 雕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器不彤镂。——《左传·哀公元年》

    流苏金镂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镂冰(于冰上雕刻。比喻徒劳而无功);镂板(本指雕刻以印书的木板,引申为雕板印刷);镂花(雕刻花纹);镂金(雕刻金箔用为装饰);镂象(雕刻象牙为饰的车子)

    (3) 凿通

    镂灵山,梁 孙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4) 铭记 。如:镂心(铭记在心)

    (5) 雕金为饰 。如:镂膺(马胸前的雕花金属饰品带子)

    英文翻译

    carve, inlay, engrave, tattoo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宋本广韵

    [ke]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NTJ
    五行:
    仓颉: YOLN
    四角: 028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2) 同本义

    刻,镂也。——《说文》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尔雅·释器》

    器不刻镂。——《礼记·哀公问》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 又

    刻桓宫桷。

    (4) 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用胶泥刻字,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是日观道中石刻,其远方刻尽漫失。——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刻图章;刻刀(雕刻所用的刀具);刻木(在木质器物上雕刻);刻饰(雕刻装饰);刻铭(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刻划(雕刻;刻印);刻篆(指雕刻的文字、花纹)

    (6) 绘画;修饰

    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 西子也?——《世说新语·轻诋》

    (7) 又如:刻句(推敲锻炼词句);刻桷(有绘饰的方椽);刻章琢句(修饰琢磨章句);刻励(琢磨推敲)

    (8) 划,割 。如:刻蜡板;刻截(割断);刻漆(割漆)

    (9) 严格要求 。如:刻己(严格要求自己);刻求(严格要求);刻责(严格要求);刻绳(限制要求)

    (10) 限定

    指日刻期,应时有验。——《白石神君碑》

    (11) 又如:刻纳(限期归还)

    (12) 伤害

    山坐金,反自刻。——刘安《淮南子》

    (13) 又如:刻虐(侵害);刻害(侵害,残害);刻贼(伤害;残害);刻烂(毁伤溃烂)

    (14) 铭记

    刻骨攫新句。——刘得仁《陈情上知己》

    (15) 又如:刻骨镂心(喻永志不忘。多用表达感激之情);刻心(谓铭记于心)

    名词

    (1) 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六点一刻

    形容词

    (1) 刻薄;苛刻

    性刻害,好发人阴私。——《汉书·杨恽传》

    诜居官颇刻敛。——《唐书·孟诜传》

    (2) 又如:刻峭(苛刻;严酷);刻碎(苛刻繁琐);刻诛(严酷的刑罚);刻酷(苛刻;严酷)

    (3) 急迫 。如:刻下(即刻;眼下);刻有(现有);刻不待时(时间紧迫)

    (4) 刻苦 。如:刻励(刻苦勤勉);刻厉(刻苦自励)

    英文翻译

    carve, engrave; quarter hou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1 ha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t7 [陆丰腔] ket7 [客英字典] kat7 ket7 kwat7 kiet7 [东莞腔] ket7 [梅县腔] kat7 ket7 [海陆丰腔] kat7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ad5 kiad5 [宝安腔] ket7 | kat7 [台湾四县腔] kat7 kiet7
    ◎ 潮州话:kêg4 (k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kʰəkkhok/qok

    镂刻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