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缬

jǐn xié [ jin xie]
繁体 錦纈
注音 ㄐ一ㄣˇ ㄒ一ㄝˊ

词语释义

1.印染花纹的丝织品。 2.比喻繁花。

词语解释

  1. 印染花纹的丝织品。

    《梁书·诸夷传·高昌》:“﹝ 高昌国 ﹞女子头髮辫而不垂,著锦纈缨珞环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王殷 因呈锦纈, 郭 嫌其恶弱,令袒背,将毙之。”

  2. 比喻繁花。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蜂蝉碎锦纈,緑池披菡萏。” 金 元好问 《下黄榆岭》诗:“东崖劫火餘,绚烂开锦纈。”

引证解释

⒈ 印染花纹的丝织品。

《梁书·诸夷传·高昌》:“﹝高昌国﹞女子头髮辫而不垂,著锦纈缨珞环釧。”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王殷因呈锦纈, 郭嫌其恶弱,令袒背,将毙之。”

⒉ 比喻繁花。

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蜂蝉碎锦纈,緑池披菡萏。”
金元好问《下黄榆岭》诗:“东崖劫火餘,绚烂开锦纈。”

锦缬的网络释义

锦缬

  • 锦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ǐn xié,是指 印染花纹的丝织品。
  • 汉字详情

    jǐn [jin]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R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PHAB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 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 汉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絅。——《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3)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4) 古指锦袍 。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5)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形容词

    (1) 比喻鲜艳华美的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3) 在锦上绣花的 。如:锦字

    英文翻译

    brocade, tapestry; embroid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宋本广韵

    xié [xie]
    部首: 332
    笔画: 15
    五笔: XFKM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GRO
    四角: 211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国古代的一种印染方法

    缬,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2) 又如:缬帛(染印彩帛);夹缬(唐代的一种印花锦)

    (3) 有花纹的丝织品

    衣绫绮缬。——《魏书》

    (4) 两颊红晕。亦泛指一般红晕 。如:缬纹(酒后脸上呈现的红晕);缬晕(红晕);缬林(秋季叶红,树林呈红色,故称。一般指枫林)

    英文翻译

    patterned silk; tie knot

    方言集汇

    ◎ 粤语:kit3 lit3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