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锅

luó guō [ luo guo]
繁体 鑼鍋
注音 ㄌㄨㄛˊ ㄍㄨㄛ

词语释义

军中用具。锅、锣两用:白天烧饭,晚间报更。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军中用具。锅、锣两用:白天烧饭,晚间报更。《三国演义》第五十回:“马上有带得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乾处埋锅造饭。” 陈衍 《元诗纪事·杨允孚》:“皮囊乳酒锣锅肉,奴视山阴对角羊。”

引证解释

⒈ 军中用具。锅、锣两用:白天烧饭,晚间报更。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马上有带得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乾处埋锅造饭。”
陈衍《元诗纪事·杨允孚》:“皮囊乳酒锣锅肉,奴视山阴对角羊。”

锣锅的国语词典

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打更、巡逻、警示的刁斗。

锣锅的网络释义

锣锅

  • 锣锅是军中用具。锅、锣两用:白天烧饭,晚间报更。
  • 汉字详情

    luó [luo]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L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WLN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带卷边的青铜圆盘 ,通常用槌子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2) 又

    鸣锣会集。

    鸣锣传递。

    英文翻译

    gong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guō [guo]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KMW
    五行:
    仓颉: OPROB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咼( kuā)声。本义:炊事用具,圆形中凹,多用铁制)

    (2) 同本义 。如:锅铲(炒菜用的铲子);锅底饭(锅巴);锅灰(锅底的烟灰);锅户(宋时以煮盐为业的人);铁锅;铝锅;火锅;汤锅;沙锅

    (3) 形状像锅的东西 。如:烟袋锅;锅烟子(锅灰);锅脐灰儿(锅灰);锅镬(方言。大虫);又指盛膏器。御者系于车旁备用

    (4) 车釭。即车轴外面的铁圈

    车釭,燕、 齐、 海、 岱之间谓之锅。——《方言》

    英文翻译

    cooking-pot, saucepan

    方言集汇

    ◎ 粤语:wo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