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交错,错杂。
《文选·宋玉<风赋>》:“耾耾雷声,迴穴错迕。” 李善 注:“错迕,错杂交迕也。”
矛盾;错乱。
唐 杜甫 《石笋行》:“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然而按旧谱,有时亦错迕。”
违逆;不如意。
唐 杜甫 《新婚别》诗:“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明 高明 《琵琶记·临朝感叹》:“人事多错迕,羞彼双鸳鸯。” 清 黄景仁 《金缕曲·送杨才叔试令甘肃》词:“人説用才多错迕,我説此行偏好。”
引证解释
⒈ 交错,错杂。
引《文选·宋玉<风赋>》:“耾耾雷声,迴穴错迕。”
李善注:“错迕,错杂交迕也。”
⒉ 矛盾;错乱。
引唐杜甫《石笋行》:“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清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清赵翼《赠相士彭铁嘴》诗:“然而按旧谱,有时亦错迕。”
⒊ 违逆;不如意。
引唐杜甫《新婚别》诗:“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明高明《琵琶记·临朝感叹》:“人事多错迕,羞彼双鸳鸯。”
清黄景仁《金缕曲·送杨才叔试令甘肃》词:“人説用才多错迕,我説此行偏好。”
错迕的国语词典
交杂。
错迕的网络释义
错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昔声。本义:用金涂饰,镶嵌)
(2) 同本义
错,金涂也。今所谓镀金。俗字作镀。——《说文》
金银要饰谓之错镂。——《通俗文》
鼎错日用而不足贵。——《淮南子·说山》
(3) 又如:错臂(用丹青画饰手臂)
(4) 互相磨擦
错,磨也。——《广雅》
错者所以治锯。——《列女传·仁智》
八卦相错。——《易·说卦》。虞注:“摩也。”
(5) 又如:错牙
(6) 杂
错,杂也。——《小尔雅》
错综其数。——《易·系辞传》
交错以辩。——《仪礼·特牲礼》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国殇》
(7) 又如:错石(彩石,错杂叠积各种石头而成文彩);错列(错杂排列);错戾(错杂,交杂);错行(交替运行);错落(交错纷杂)
(8) 废弃
殷既错天命。——《书·微子序》
(9) 分开;岔开 。如:错口儿(开口);错缝儿(微小的过失)
(10) 转动 。如:错眼珠;错身
名词
(1) 琢玉用的粗磨石
锡贡磬错。——《书·禹贡》。孔传:“治玉石曰错。”
(2) 适于磨光或磨快刀具的石头;磨石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小雅·鹤鸣》
(3) 锉刀。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 。如:错刀(还作古钱币名。王莽时所铸)
(4) 错误 。如:错事(错误的事);错缪(谬误,差误。也作错谬);错见(失算);错上了坟(看错了人)
形容词
(1) 杂乱;交错
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错文(交错为文);错落(不一致);错合(交互配合)
(3) 坏的;差的 。如:这件事办得还不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午声。本义:相逢;相遇)(2) 同本义
迕,遇也。——《玉篇》
王甫时出,与 蕃相迕。——《后汉书·陈蕃传》
(3) 违反;违背
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庄子》
上下相反,好恶乘迕。——《汉书·食货志上》
(4) 交错;夹杂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迕忧乐,歌笑杂悲欢。——宋· 苏轼《乔太傅见和复次韵答之》
(5) 触犯
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忤之。——《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3 ngu3 [台湾四县腔] ng3 ngu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ngu3 [陆丰腔] ngu6 [客英字典]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 潮州话:俄乌2(午)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誤 | 五故 | 疑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ŋu | ngoh/ng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