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因误会而错误地责备或抱怨人。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不要错怪这些无辜的孩子们。
2、他说:“喂,要是你认为我是今天抢银行的那个人,那你就错怪我了。我根本就没上那儿去。”
3、我老姊为了一朵蘑菇而错怪我。她把我关在暗无天日的地方,喂我吃狗屎。
4、不好意思,原来是我错怪你了。
5、你可能错怪了它们。
6、当你犯错或者错怪你的兄弟时,要原谅自己,但是不要为自己的行为或想法再辩解。
7、他批评你也是为了你好,你岂可错怪他的好意?
8、陷于停顿的中东和平进程正继续在以色列和美国之间造成紧张气氛。以色列说,华盛顿错怪了他们。
9、他真以为我错怪了他吗?
10、知道错怪了他时,我感到很惭愧。
11、您可真是错怪孩子们了。
12、我懊悔不该错怪了她。
13、“看来是我错怪这个青年了,”他想。
14、如果错怪了孩子,父母应该勇于对孩子说「对不起」;
15、但是,劝导一下很有必要,就算真是错怪了他们也比日后你发现确有问题要好。
16、米兰达为自己不是同性恋而懊恼,怀疑着在这场战争里,自己还能撑多久的同时;夏绿蒂把错怪在龙舌兰酒上,硬帮莎曼珊搭上计程车。
17、是你错怪了她,你该给她赔个不是。
18、当时我还认为是我错怪了那个小伙子,人家根本不是小偷。
19、也可能是我错怪了她,但是她的确对我隐瞒了一些事情。
20、他们把弄泼墨水的过错怪在那可怜的小男孩身上。
21、噢!我的确错怪了那位好心的家长。
22、如果你为着错过夕阳而哭泣,那么你就要错怪群星了。
23、当一整天你想到的是歌曲里面的可爱脸庞,有了那样的想法,你不能错怪夏日女孩。
24、或许我错怪她了。
25、也可能是我错怪了她,不过她确实经常和一个男人出去。
26、也能够是我错怪了她,不过她切实每每和一个男人进来。
27、不过他很快又故态复萌,以暗示的方式,将不平等增加的主因错怪于受极高教育者的工资提高。
28、我很抱歉,错怪了你。
引证解释
⒈ 因误会而错误地责备或抱怨。
引《西游记》第五九回:“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
茅盾《创造》三:“他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对的,她觉得实在错怪了李小姐。”
错怪的国语词典
因误会而对人怨怒。
错怪的网络释义
错怪 (电视剧《如意》片尾曲)
错怪 (汉语词语)
错怪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昔声。本义:用金涂饰,镶嵌)
(2) 同本义
错,金涂也。今所谓镀金。俗字作镀。——《说文》
金银要饰谓之错镂。——《通俗文》
鼎错日用而不足贵。——《淮南子·说山》
(3) 又如:错臂(用丹青画饰手臂)
(4) 互相磨擦
错,磨也。——《广雅》
错者所以治锯。——《列女传·仁智》
八卦相错。——《易·说卦》。虞注:“摩也。”
(5) 又如:错牙
(6) 杂
错,杂也。——《小尔雅》
错综其数。——《易·系辞传》
交错以辩。——《仪礼·特牲礼》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国殇》
(7) 又如:错石(彩石,错杂叠积各种石头而成文彩);错列(错杂排列);错戾(错杂,交杂);错行(交替运行);错落(交错纷杂)
(8) 废弃
殷既错天命。——《书·微子序》
(9) 分开;岔开 。如:错口儿(开口);错缝儿(微小的过失)
(10) 转动 。如:错眼珠;错身
名词
(1) 琢玉用的粗磨石
锡贡磬错。——《书·禹贡》。孔传:“治玉石曰错。”
(2) 适于磨光或磨快刀具的石头;磨石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小雅·鹤鸣》
(3) 锉刀。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 。如:错刀(还作古钱币名。王莽时所铸)
(4) 错误 。如:错事(错误的事);错缪(谬误,差误。也作错谬);错见(失算);错上了坟(看错了人)
形容词
(1) 杂乱;交错
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错文(交错为文);错落(不一致);错合(交互配合)
(3) 坏的;差的 。如:这件事办得还不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圣(
)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怪,异也。——《说文》
诡于众而突出曰怪。——《论衡·自纪》
铅松怪石。——《书·禹贡》
苟床之山多怪石。——《山海经·中山经》
见怪物——《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水经注·三峡》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怪伟(奇特雄伟);怪物相(奇异的样子;轻蔑、难堪的脸色);怪迂(怪异而不切实际);怪谲(怪异任性)
名词
(1) 妖精,鬼物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土之怪为獖羊。——《博物志》
山高必有怪。——《西游记》
(2) 又如:鬼怪;妖怪;精怪;神怪(神仙与鬼怪);魔怪(妖魔鬼怪)
动词
(1) 责怪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怪责(责怪);怪恨(责怪怨恨);怪嗔(嗔怪,对别人的言语行为表示不满);怪得(怪底;怪的。难怪,怪不得)
(3) 惊异;觉得奇怪
民怪之,莫敢徒。——《史记·商君列传》
予怪而问之。——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怪底(惊怪,惊疑);怪怖(惊异恐惧);怪疑(骇异;惊异疑惑);怪慑(惊异害怕)
副词
很,非常 ——用在形容词、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表示程度很深。如:这口箱子怪沉的;经常打扰您,怪不好意思的;怪厉害的;怪似(十分相像);怪热(很热);怪冷(很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ai3 [海陆丰腔] gwai5 [梅县腔] gwai3 gw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uai4 [沙头角腔] gai5 [陆丰腔] kuai5 [台湾四县腔] gwai5 [东莞腔] gai5
◎ 潮州话:gu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怪 | 古壞 | 見 | 皆合 | 去聲 | 卦 | 合口二等 | 皆 | 蟹 | kruaih/koey | kwɐ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