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助声。本义:锄头。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 同本义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大锄;小锄
动词
(1) 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又如:锄社(古代北方农村的一种组织。平时协同耕作,有事时则互相帮助);锄耘(耕作农地。也作鉏耘);锄谷(耕作)
(3) 根除,铲除
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术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锄拔(去除);锄理(清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o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农具,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
民以耰鉏櫄梃相挞击,犯法滋蟓,盗贼不胜。——《汉书》。颜师古注:“耰,摩田之器也。”
(2) 又如:耰钼(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
(3) 锄把
鉏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鎩。——《汉书》颜师古注引 服虔曰:“耰,鉏柄也。”
动词
(1) 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亦指覆种
播种而耰之。——《孟子》
(2) 又如:耰锄(犹耡耰)
(3) 泛指耕种
使农不辍耰,工不下机。——汉· 扬雄《长杨赋》
(4) 又如:耰耦(泛指从事耕种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梅县腔] j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憂 | 於求 | 影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qiu/iou | ʔĭ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朿(
)。“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2)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棘,小枣丛生者。——《说文》
實于丛棘。——《易·坎》
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
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
(3)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
(4)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6) 解剖结构上的一种刺状突起或齿状突起 。如:额棘;髂棘
(7) 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8)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子都拔棘以逐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
(9) 又如:棘门(宫门。即戟门。古代帝王宿处门口武士执戟或插戟于地守卫,称棘门)
(10) 中国地名
(11) 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12) 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13) 姓
形容词
(1) 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诗·小雅·斯干》
(2) 办事艰难
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也。—— 唐· 刘知几《史通》
(3) 通“亟”。急切,急迫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小雅·采薇》
(4)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诗·桧风·素冠》
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吕氏春秋·任地篇》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t7 [宝安腔] git7 [梅县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海陆丰腔] g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殛 | 紀力 | 見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kik/kiok | kəu |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同“鳏”。无妻的老人。也泛指无妻的人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礼记·王制》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诗·小雅·鸿雁》
不侮矜寡。——《诗·大雅·烝民》
养孤老,食常疾,收矜寡。——《管子·幼官》
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善者必先乎矜寡孤独。——《说苑·修文》
(2) 又如:矜人(贫苦可怜的人);矜寡(同“鳏寡”)
(3) ∶同“瘝”。得病
何草不玄,保人不矜。——《诗·小雅》
(4) 另见
jīn
动词
(1) 自夸;自恃
矜,大也。——《广雅》
不矜而庄。——《礼记·表礼》。注:“谓自尊大也。”
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
矜其伐而耻其功。
矜之者何?犹曰莫我若也。——《公羊传·僖公九年》
不敢矜其善。——《韩非子·说疑》
矜功不立。——《战国策·齐策》
以矜气作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以此自矜。——宋· 欧阳修《归田录》
(2) 又如:自矜(自恃);矜功(自夸功勋);矜伐(恃功自夸);矜尚(骄尊夸耀,争出人上);矜饰(骄夸虚饰);矜宠(仗恃有宠而骄)
(3) 怜悯;同情
矜,惜也。——《小尔雅》
爰及矜人。——《诗·小雅·鸿雁》
矜此劳人。——《诗·小雅·巷伯》
见人之厄则矜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闵也。”
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吕刑》
予惟率肆矜尔。——《书多士》
矜,惜也。——《小尔雅》
爰及矜人。——《诗·小雅·鸿雁》
矜此劳人。——《诗·小雅·巷伯》
见人之厄则矜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闵也。”
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吕 刑》
予惟率肆矜尔。——《书多士》
天矜于民。——《书·泰誓》
(4) 又如:矜爱(同情怜爱);矜哀(怜悯爱惜);矜念(怜悯思念);矜愍(矜悯。怜悯;怜惜)
(5) 注重;崇尚
故人矜节行。——贾谊《陈政事疏》
(6) 又如:矜式(尊敬而效法);矜全(爱护成全);矜名(崇尚名声);矜谑(崇尚戏谑)
(7)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矛,令声。作从今者误。(
)本义:矛柄)(2) 骄傲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
(3) 又如:矜浮(骄矜浮躁);矜大(骄傲自大);矜物(骄傲而瞧不起别人);矜侉(骄傲自大);矜前(炫夸从前的名声);矜负(高傲而自负)
(4) 端庄;庄重
君子矜而不争。——《论语》
古之矜也廉
(5) 又如:矜庄(端庄稳重);矜严(庄重威严);矜容(端庄的容态);矜饬(端庄严整);矜厉(庄重严厉);矜肃(庄重严肃)
(6) 谨守,慎重
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汉书·冯参传》
矜行以事君。——《大戴礼记·小辨》。注:“慎也。伪旅獒,不矜细行。”
(7) 又如:矜奋(谨持奋勉);矜峻(谨严);矜裁(拘谨克制);矜炼(谨严而精炼);矜谨(矜持拘谨)
(8) 苦,穷困
矜其血气,以规法度。——《庄子》。郭庆藩集释:“矜其血气,犹 孟子言:苦其心志也。矜者,苦也。”
(9) 凶危,危险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诗·小雅》。毛传:“矜,危也。” 郑玄笺:“居我以凶危之地。”
(10) 急遽,暴躁乖戾 。 如:矜肆(骄纵放肆);矜纠收缭(暴躁乖戾)
(11) 另见
qín
名词
(1) (形声。从矛,今声。本义:矛柄) 同本义
徂耰棘矜。——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矛,其柄谓之矜。——《方言》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m1 [宝安腔] kim1 [海陆丰腔]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m1 [客英字典] kim1 [梅县腔] k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兢 | 居陵 | 見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king/kiong | kĭə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