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梃

chú tǐng [ chu ting]
繁体 鋤梃
注音 ㄔㄨˊ ㄊ一ㄥˇ

词语释义

1.锄头和棍棒。

词语解释

  1. 锄头和棍棒。

    唐 柳宗元 《封建论》:“负锄梃謫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羣。” 宋 曾巩 《救灾议》:“彼知已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於草茅之中,以扞游徼之吏。”

引证解释

⒈ 锄头和棍棒。

唐柳宗元《封建论》:“负锄梃謫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羣。”
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已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於草茅之中,以扞游徼之吏。”

锄梃的网络释义

锄梃

  • 锄头和棍棒
  • 唐 柳宗元 《封建论》:“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羣。” 宋 曾巩 《救灾议》:“彼知已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於草茅之中,以扞游徼之吏。”
  • 汉字详情

    chú [chu]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EGL
    五行:
    仓颉: OPBMS
    四角: 84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助声。本义:锄头。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 同本义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大锄;小锄

    动词

    (1) 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又如:锄社(古代北方农村的一种组织。平时协同耕作,有事时则互相帮助);锄耘(耕作农地。也作鉏耘);锄谷(耕作)

    (3) 根除,铲除

    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术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锄拔(去除);锄理(清理)

    英文翻译

    hoe; erad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o4
    ◎ 潮州话:co5

    宋本广韵

    tǐng,tìng [ting]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TFP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NKG
    四角: 42941

    详细解释

    tǐng

    名词

    (1) 棍棒

    梃,杖也。——《广雅·释器》。朱骏声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梃刃(棍棒与刀);梃棒(棍棒);梃击(用棍棒殴击)

    (3) 指门框、窗框或门扇、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 。

    (4) 如:门梃;窗梃

    量词

    (1) 竿状物的计量单位,相当于“杆”、“支”

    甘蔗百梃。——《魏书》

    (2) 另见 tìng

    tìng

    动词

    屠宰猪后,为了除毛,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再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

    名词

    (1) 往猪皮内捅的铁棍

    (2) 另见 tǐng

    英文翻译

    a club; a stalk; stra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5
    ◎ 客家话:[梅县腔] tin3 tiang3 [海陆丰腔] tin3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tin3 [陆丰腔] tin3 [客英字典] tin3 [台湾四县腔] t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鼎青開上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x/denk

    锄梃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