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纽

suǒ niǔ [ suo niu]
繁体 鎖紐
注音 ㄙㄨㄛˇ ㄋ一ㄡˇ

词语释义

器物上面可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分。

词语解释

  1. 器物上面可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分。

    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引证解释

⒈ 器物上面可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分。

唐韩愈《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锁纽的网络释义

锁纽

  • 锁纽,读音为suǒ niǔ ㄙㄨㄛˇ ㄋㄧㄨˇ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器物上面可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分。
  • 汉字详情

    suǒ [suo]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I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FBO
    四角: 89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

    (2)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锁管(锁簧插入的锁身);锁孔(锁眼);锁梃儿(锁的销子);上锁

    (4) 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

    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锁靠(束缚手腕的刑具);锁韁(枷锁和韁绳)

    (6) 链子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全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锁子(锁链);锁甲(锁子铠,锁子错甲,即锁子甲)

    (8) 姓

    动词

    (1) 加锁,用锁锁住

    长安布衣淮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唐· 杜甫《秋雨叹》

    (2) 又如:锁闭(加锁关闭);锁禁(关锁禁闭);锁锢(关销禁闭);锁院(科举考试时,为防作弊,封锁试场之门,称为“锁院”。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

    (3) 紧缩而形成皱纹 。如:锁黛(美女锁眉头);双眉紧锁

    (4) 缝制 。如:锁边;锁眼

    (5) 束缚

    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 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 泉,锁之床下。——《梁书·鲍泉传》

    (6) 又如:锁缚(用铁链或绳索捆缚);锁索(用铁链系束);锁士(囚禁的士人)

    (7) 封闭;封锁 。如:锁印(年终封印停止办公);锁国

    英文翻译

    lock, padlock; shackles, chains

    方言集汇

    ◎ 粤语:so2
    ◎ 潮州话:so2

    宋本广韵

    niǔ [niu]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NF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NG
    四角: 27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丑声。从糸,与丝线有关。本义:指可解的结)

    (2) 同本义

    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文》。按,结而不可解曰缔。

    并纽约。——《礼记·玉藻》。疏:“带之交结之处。”

    冠帻簪簧结发纽。——《急就篇》

    (3) 又如:纽约(用以扣合衣服的纽结)

    (4) 比喻事物的根本,关键

    禹 舜之所纽也。——《庄子·人间世》

    (5) 又如:电纽;枢纽

    (6) 纽绊。器物上用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件

    延纽。——《周礼·弁师》。注:“小鼻在武上,笄可贯也。”

    (7) 又如:秤纽;印纽

    (8) 钮扣 。如:纽门(纽扣的套孔,纽攀儿);纽门儿(纽门)

    (9) 汉语音韵学名词,指辅音或声母。如“声母”又称“声纽”

    (10) 姓

    英文翻译

    knot; button; handle, knob; tie

    方言集汇

    ◎ 粤语:nau2

    宋本广韵

    锁纽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