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评量选择。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斯并同在编次,不加銓择,岂非芜滥者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论诸家所藏多猥杂,不务銓择,切中歷朝馆阁之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文海》:“莫若委馆阁官,銓择本朝文章,成一代之书。”
引证解释
⒈ 评量选择。
引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斯并同在编次,不加銓择,岂非芜滥者邪?”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论诸家所藏多猥杂,不务銓择,切中歷朝馆阁之病。”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文海》:“莫若委馆阁官,銓择本朝文章,成一代之书。”
铨择的网络释义
铨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全声。本义:称重量的器具,即秤)
(2) 同本义
铨,衡也。——《说文》
称谓之铨。——《广雅·释器》
夫挈轻重不失铢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铨衡。——《淮南子·齐俗训》
(3) 又如:铨衡
(4) 指古代史书中解说、评议一类的文字
后之史家,或谓之论,或谓之序,或谓之铨,或谓之评。——宋· 郑樵《通志》
(5) 姓
动词
(1) 称量;衡量;鉴别
无铨度天下之众寡。——《国语·吴语》。注:“称也。”
考量以铨。——《汉书·王莽传》
(2) 又如:铨次(衡量而排定次序。也作“诠次”);铨序(评论文章的品第序次);铨判(审度判断);铨材(衡量才能)
(3) 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
而翁长铨。——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铨除(量才授官);铨考(考量选用);铨序(按照官吏的才能功绩,确定官位的等级升降);铨授(量才授官);铨补(考量才能以补官职)
(5) 排列 。如:铨贯(编排连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zé
动词
(1) (形声。从手,睪(
)声。本义:选取,挑选)(2) 同本义
择,柬选也。——《说文》
与恶剑无择。——《吕氏春秋·简选》。注:“别也。”
而错择名利。——《淮南子·俶真》。注:“取也。”
申此择辞。——《汉书·韦元成传》。注:“谓创艾也。”
择师而教之。——唐· 韩愈《师说》
择其一二。——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不择食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择人而问焉。——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择席之癖(有选择睡铺的习惯);择吉结缡(选择吉日,迎娶完婚);择邻(选择邻居);择木(选择主人,为其效劳);择术(选择职业);择尤(挑选突出的);择决(挑选);择车(经过挑选的战车);择官(挑选官职);择婿(挑选女婿;挑选夫婿)
(4) 捉
神武后见之,哀其憔悴,以膝承其首,亲为择虱。——《北史》
(5) 通“殬”(
)。败坏;不合法度罔有择言在身。——《书·吕刑》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孝经》
(6) 又如:择言(败言或不合法度的议论);择行(败坏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为)
(7) 挑剔
取此择彼,问右观宜。——《墨子》
(8) 又如:择嘴(饮食挑剔);择毛儿(吹毛求疵)
名词
(1) 区别
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2) 另见
zhái
动词
(1) 挑拣,用于口语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 又如:择菜;择不开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