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叙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銓序 ”。亦作“銓叙”。
1.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自是 皇甫 ……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銓敍。”《宋史·武帝纪中》:“府州久勤将吏,依劳銓序。”《旧唐书·李义府传》:“﹝ 李义府 ﹞专以卖官为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 靳以 《生存》:“谁配审查?当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着铨叙。”
评定次第。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法曲》:“ 开元 二十五年,太常卿 韦縚 令博士 韦逌直 ……等銓叙前后所用乐章为五,奏付太乐习之。”
编次有序。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国异同以注 陈寿 《国志》。 寿 书銓敍可观,事多审正。”《宋书·臧焘传》:“ 凝之 词韵銓序,兼有理証,上甚赏焉。”《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 应接銓序,傍无留滞。”
衡量论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銓序”。亦作“銓叙”。 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
引《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自是皇甫 ……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銓敍。”
《宋史·武帝纪中》:“府州久勤将吏,依劳銓序。”
《旧唐书·李义府传》:“﹝李义府﹞专以卖官为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
靳以《生存》:“谁配审查?当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着铨叙。”
⒉ 评定次第。
引宋李上交《近事会元·法曲》:“开元二十五年,太常卿韦縚令博士韦逌直 ……等銓叙前后所用乐章为五,奏付太乐习之。”
⒊ 编次有序。 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
引寿书銓敍可观,事多审正。”
《宋书·臧焘传》:“凝之词韵銓序,兼有理証,上甚赏焉。”
《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应接銓序,傍无留滞。”
⒋ 衡量论述。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
铨叙的国语词典
考核官员的资历、功绩等,以定其官职的等第和升贬。
铨叙的网络释义
铨叙
铨叙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全声。本义:称重量的器具,即秤)
(2) 同本义
铨,衡也。——《说文》
称谓之铨。——《广雅·释器》
夫挈轻重不失铢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铨衡。——《淮南子·齐俗训》
(3) 又如:铨衡
(4) 指古代史书中解说、评议一类的文字
后之史家,或谓之论,或谓之序,或谓之铨,或谓之评。——宋· 郑樵《通志》
(5) 姓
动词
(1) 称量;衡量;鉴别
无铨度天下之众寡。——《国语·吴语》。注:“称也。”
考量以铨。——《汉书·王莽传》
(2) 又如:铨次(衡量而排定次序。也作“诠次”);铨序(评论文章的品第序次);铨判(审度判断);铨材(衡量才能)
(3) 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
而翁长铨。——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铨除(量才授官);铨考(考量选用);铨序(按照官吏的才能功绩,确定官位的等级升降);铨授(量才授官);铨补(考量才能以补官职)
(5) 排列 。如:铨贯(编排连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攴(
),余声。本义:秩序,次序)(2) 同本义(强调一个挨一个的序列)
敘,次弟也。——《说文》。经传亦以序为之。
百揆时敘。——《虞书》
行其秩敘。——《周礼·宫伯》
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周礼·天官》
四时不失其叙。——《淮南子·本经训》
(3) 又如:叙齿(序齿);叙齿而坐(按年齿大小的顺序入座)
(4) 同“序”。书籍的序言(早期写作“叙”,后多写作“序”) 。如: 许慎《说文解字·叙》
动词
(1) 依次序排列
惇叙九族。——《书·皋陶谟》
以敘其财。——《周礼·司书》
(2) 叙述,述说
纪言以叙之。——《国语·晋语》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世说新语·尤悔》
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自叙;追叙;倒叙;插叙;铺叙;补叙;叙事;叙心(抒怀)
(4) 谈话
大家散了,王夫人姊妹不免又叙了半夜的话儿。——《红楼梦》
(5) 又如:叙意(表达心意);叙觏(会面叙谈);叙会(会面叙谈)
(6) 记述,著述
写情叙事。——《旧唐书·柳宗元传》
幸君子书叙之外。——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评定等级、次第,按功提升
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儒林外史》
(8) 又如:叙用(分等级授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东莞腔] si5 [梅县腔]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 潮州话:su6 (s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