铧觜

huá zī [ hua zi]
繁体 鏵觜
注音 ㄏㄨㄚˊ ㄗ

词语释义

指铧状的堤坝。宋范成大《铧觜》诗﹕"导江自海阳﹐至县乃弥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觜。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自注﹕"在兴安县五里所﹐秦史録(禄)所作也。迎海阳水﹐累石为坛﹐前鋭如铧﹐冲水分南北下﹐为湘漓二江。"一说此铧觜为唐李渤或鱼孟威所置。参阅周汝昌《范成大诗选》注。

词语解释

  1. 指铧状的堤坝。

    宋 范成大 《铧觜》诗:“导江自 海阳 ,至县迺瀰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鏵觜。分为两道开,南 灕 北 湘 水。”自注:“在 兴安县 五里所, 秦 史 録 ( 禄 )所作也。 迎海 阳水,纍石为坛,前鋭如鏵,衝水分南北下,为 湘 灕 二江。”一说此铧觜为 唐 李渤 或 鱼孟威 所置。参阅 周汝昌 《范成大诗选》注。

引证解释

⒈ 指铧状的堤坝。一说此铧觜为唐李渤或鱼孟威所置。参阅周汝昌《范成大诗选》注。

宋范成大《铧觜》诗:“导江自海阳,至县迺瀰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鏵觜。分为两道开,南灕北湘水。”
自注:“在兴安县五里所, 秦史録 ( 禄 )所作也。 迎海阳水,纍石为坛,前鋭如鏵,衝水分南北下,为湘灕二江。”

铧觜的网络释义

铧觜

  • 铧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á zī,释义为铧状的堤坝。
  • 汉字详情

    huá [hua]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WXF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OPJ
    四角: 847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锹,人力翻土农具的一种 。如:铧锹(锹);铧觜(铧状的堤坝)

    (2) 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 。如:铧犁(铧和犁的并称);铧式犁(犁的一种)

    英文翻译

    spade, shovel, plowshare

    方言集汇

    ◎ 粤语:waa4

    宋本广韵

    zī,zuǐ [zi,zui]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HXQE
    五行:
    仓颉: YPNBG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即觜宿 。二十八宿之一,有觜一、(猎户座λ)觜二、(猎户座φ 1 )和觜三、(猎户座φ 2 )三颗星。如:觜觽(星座名。“觜宿”的早期名称);觜陬(十二星次之一)

    (2) 另见 zuǐ

    zuǐ

    名词

    (1) 猫头鹰类头上的毛角

    段玉裁注:“角觜,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头上毛似角者也。”

    (2) 鸟嘴

    裂膆破觜。——潘岳《射雉赋》

    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文选·张衡·东京赋》

    觜銛剑戟,爪握刀锥。——唐· 李白《壁画苍鹰赞》

    (3) 又如:觜吻(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包括嘴、鼻子等);觜距(鸟的喙和爪。比喻捍卫的武力,亦即摧毁敌人的武器)

    (4) 后用以指人的口,字亦作“嘴”

    覆背腾其喉唇,武人历其觜吻。——《南齐书·刘休传》

    (5)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

    以绵幂铛觜瓶口,泻著瓶中。——《齐民要术》

    (6) 口吻 。如:觜吻(指说话的口气)

    动词

    (1) 啄

    无声细下飞啐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杜甫语》

    (2) 龇,露

    獠牙觜出赛银钉。——《西游记》

    (3) 另见

    英文翻译

    beak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2 z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i1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ui1 [梅县腔] z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即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cie/z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