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素描的一种,用铅笔绘成的图画。描绘方法和木炭画类似,但较木炭画光暗层次更分明,笔法更细致。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厨房墙壁上用铅笔画下的身高标记已经成为历史。
2、关于是否捐献器官的这个决定太微不足道,他们甚至懒得提起铅笔画个钩。
3、日记里的第一张画用的是鲜明的水彩,接下来都是黑白的,最后一张是用黑炭条和铅笔画的。
4、大多数这类作品是借助Photoshop创造的,也会用到一些传统方法,如油画、铅笔画等等。
5、为了唤起让他一度魂牵梦绕的景象,他身上总会携带一个袖珍的记事本,在横格的纸页上,用铅笔画下草图。
6、非常好的姿势,我真的需要开始这么画了。亲爱的最后一张铅笔画的阴影非常好。
7、在第二堆上面的卡片上用红色的铅笔画一个椭圆。
8、在第三堆上面的卡片上用绿色的铅笔画一个长方形。
9、有一次爱因斯坦接到一封奇怪的信,这封信的唯一地址是用铅笔画的爱因斯坦脸的草图。
10、在第一堆上面的卡片上用蓝色的铅笔画一个圈。
11、十年后,他的画,甚至简单的铅笔画成了他与他的作品对印度的富裕精英身份的象征,指挥价格标签到数百万美元的运行。
12、素描的工具,创造了一个黑色和白色铅笔画的数位相片。
13、学习如何设置在这个自由录像艺术课为铅笔画与专家提示工作区。
14、铅笔画是一种使用着色技术的绝佳机会。
15、方力钧延续了早期铅笔画和水粉画单调的色彩、郁闷的氛围;
16、她用铅笔画出房屋前的山的轮廓图。
17、迄今为止,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大量非真实感渲染技术用以模拟画图或画图需要的物理材质,如钢笔画、水彩画、木炭画、铅笔画等。
18、我们的专家在这里教你如何设置在这个自由录像艺术课为铅笔画静物。
19、其中实时铅笔画是一个重要分支。
20、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可以产生更接近于手绘铅笔画的效果,并且生成的速度更快。
21、第三节是美术课,我们用色铅笔画了一颗苹果。
22、获取有关用于铅笔画在这个自由与录像艺术课与艺术专家提示铅笔画了不同类型的纸张提示。
23、她当前的铅笔画创作灵感源自于她童年回忆,旅行以及梦想的融汇碰撞。
24、纸片上有个黑点,那黑点正是夏莫斯先生昨天晚上在煤炭公司办事处里用重铅笔画的。
25、这幅画是用铅笔画的。
26、约翰正用铅笔画汽车。
27、实验仪器的简图可以用铅笔画。
28、我正在卡片上用我的彩色铅笔画上一些绚丽的花儿,并且决定图案中附送一只小猫,原因是她喜欢猫。
引证解释
⒈ 西洋画的一种。用铅笔绘制。画法简便,注意阴影及轮廓描写,学画者多以此作为初步练习。
铅笔画的国语词典
一种西洋绘画的素描法。铅笔画较木炭画更能刻划入微,为古典素描或细密素描的基本画法。
铅笔画的网络释义
铅笔画
铅笔画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iān
名词
(1) 青金
铅,青石也。——《说文》
铅松怪石。——《书·禹贡》
或髡钳以鈆杵舂。——《汉书·江都易王非传》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唐·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2) 古时也指锡类
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一种重而柔软、有延展性、可塑性而没有弹性的二价或四价的金属元素,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刚切割时呈蓝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很快失去光泽而变暗灰色,它大多以化合状态存在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汉· 贾谊《吊屈原赋》
(4) 又如:铅刀(铅制的刀,不够锋利。比喻才力微薄,有鄙视或自谦之意);铅汞(古代炼丹家以铅和汞来提炼药物,服食可以长寿,因此称炼丹为铅汞)
(5) 铅粉
(6) 用以搽脸的化妆品。系铅白与香料等汇制而成。如:铅黛(铅粉和黛墨);铅白(铅粉);铅霜(化妆用的铅粉)
(7) 古时用以点校书文或绘画的颜料
寝则怀铅笔,行则诵文书。——《东观汉记》
(8) 用墨铅(石墨)或加入带颜料的粘土做的笔心 。如:铅椠家(铅指铅笔粉。椠指木板。铅椠为古代的书写工具,故引为著作家);铅椠竖儒(指才能差,毫无识见的儒生;也用作自谦之辞);铅条(自动铅笔的笔芯)
(9) 另见
yán
动词
通“沿”。遵循,因袭
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荀子·礼论》。杨??注:“铅与沿同,循也。”
yán
名词
(1) 姓
铅氏,《华阳国志》云:“江州官族有铅氏。”——《姓氏寻源》
(2) 铅山(
),县名,在江西省(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ng5(îng)[揭阳]êng5[潮阳]iang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