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晶莹凝聚的眼泪。语本 唐 李贺 《金洞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元 张翥 《眉妩·七夕感事》词:“窃香伴侣,问甚时,重画眉嫵。谩铅泪弹风,都付与洗车雨。”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土花曾染 湘娥 黛,铅泪难消。”
引证解释
⒈ 晶莹凝聚的眼泪。
引语本唐李贺《金洞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宋王沂孙《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元张翥《眉妩·七夕感事》词:“窃香伴侣,问甚时,重画眉嫵。谩铅泪弹风,都付与洗车雨。”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铅泪的国语词典
眼泪如融铅般的滴滴落下。
铅泪的网络释义
铅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iān
名词
(1) 青金
铅,青石也。——《说文》
铅松怪石。——《书·禹贡》
或髡钳以鈆杵舂。——《汉书·江都易王非传》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唐·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2) 古时也指锡类
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一种重而柔软、有延展性、可塑性而没有弹性的二价或四价的金属元素,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刚切割时呈蓝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很快失去光泽而变暗灰色,它大多以化合状态存在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汉· 贾谊《吊屈原赋》
(4) 又如:铅刀(铅制的刀,不够锋利。比喻才力微薄,有鄙视或自谦之意);铅汞(古代炼丹家以铅和汞来提炼药物,服食可以长寿,因此称炼丹为铅汞)
(5) 铅粉
(6) 用以搽脸的化妆品。系铅白与香料等汇制而成。如:铅黛(铅粉和黛墨);铅白(铅粉);铅霜(化妆用的铅粉)
(7) 古时用以点校书文或绘画的颜料
寝则怀铅笔,行则诵文书。——《东观汉记》
(8) 用墨铅(石墨)或加入带颜料的粘土做的笔心 。如:铅椠家(铅指铅笔粉。椠指木板。铅椠为古代的书写工具,故引为著作家);铅椠竖儒(指才能差,毫无识见的儒生;也用作自谦之辞);铅条(自动铅笔的笔芯)
(9) 另见
yán
动词
通“沿”。遵循,因袭
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荀子·礼论》。杨??注:“铅与沿同,循也。”
yán
名词
(1) 姓
铅氏,《华阳国志》云:“江州官族有铅氏。”——《姓氏寻源》
(2) 铅山(
),县名,在江西省(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ng5(îng)[揭阳]êng5[潮阳]iang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戾(
)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2) 同本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晋书·羊祜传》
士皆垂泪涕。——《战国策·燕策》
剑外忽传收 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涕泪(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表示眼泪,与“涕”同义并用);泪波(泪水如波);泪泉(指眼泪);泪球(泪珠,泪滴);泪晶(泪珠)
(4) 引申指某些形似眼泪的东西 。如:蜡泪,泪蜡(蜡烛因燃烧熔化而滴落如泪);胡桐泪
动词
(1) 流泪
泪翟子之悲,恸 朱公这哭。—— 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又如:泪河(泪下如河。形容悲痛之极);泪下沾衿(流泪很多;沾湿衣襟);泪坠尊者(佛教用语。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因悲三途的众生而啼泣,故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i5 [宝安腔] lui3 [梅县腔] lui5 [台湾四县腔] lui5 [东莞腔] lui5 [海陆丰腔] lu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