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tiě gǔ [ tie gu]
繁体 鐵骨
注音 ㄊ一ㄝˇ ㄍㄨˇ

词语释义

比喻坚挺的枝干。 刚强不屈的骨气。

词语解释

  1. 比喻坚挺的枝干。

    徐迟 《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2. 刚强不屈的骨气。

    碧野 《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袁鹰 《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坚挺的枝干。

徐迟《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⒉ 刚强不屈的骨气。

碧野《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袁鹰《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铁骨的国语词典

铁铸的骨架。

如:「铁骨扇」。

铁骨的网络释义

铁骨 (汉语词汇)

  • 一个卑微的生命来到战火纷飞的民国,一次次的挫折与伤痛导致他一次次的迷茫与觉悟,面对军阀遍布、民不聊生的动荡世界,面对强权、国耻、沦丧、热血……这个只为了好好活下去而苦心钻营的麻木看客,不知不觉被卷入一次次的历史大事件中,糊里糊涂走上了从军之路。 无可选择的万里征程,打造了一个内心执着坚定、外表厚颜无耻的另类军人,在历史的夹缝中沉沉浮浮数度生死最终却能......
  • 铁骨 tiě gǔ ㄊㄧㄝ ˇ ㄍㄨˇ
  • (1).比喻坚挺的枝干。 徐迟 《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 (2).刚强不屈的骨气。 碧野 《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袁鹰 《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 铁骨造句

    他生就一副铜筋铁骨,高高的身材黑脸膛,是一个标准的西北汉子。
    他久经磨炼,练就钢筋铁骨。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钢筋铁骨。
    五千年历史,风吹麦浪般波澜壮阔;九万里河山,雄关漫道般雄浑激越;十三亿人心,坚如磐石般铮铮铁骨;九十载奋进,排山倒海般势不可挡!
    他哪里知道,周天龙捏碎那胖子的腕骨,仅仅用了两成力量,就是连那身体犹如铜打铁铸的铁骨苍熊,也能被他生生地捏断脖子,更何况是一个小小人类的腕骨呢。
    胡梦昱铮铮铁骨,只为了不愧对天地,他坚定地表示“忧国不怕死”,最后死在贬所。
    我东方宁心的男人,铁骨铮铮,傲骨不凡。
    上都是些一得之愚,读后感多过评论,由于铁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所以就评到这里,稍显单薄。
    太勉强会受伤她没有告诉哥哥,其实她早已伤得变成了钢筋铁骨。她不可以屈服,否则那些随着岁月一道道累加起来的伤痕,该如何去消除。
    虽不及桃李引得世人下自成蹊,却也铁骨丹心,傲雪凌霜,淡远红尘,高韵澹然。
    我家乡东北丘陵地带的松树多为红松,没有那么高大,也没有那么挺拔,但她高雅的气质,钢筋铁骨般的身躯,以及那苍翠的松枝绿,与其他松树如出一辙没什么两样。
    这里有铁骨铮铮侠骨柔肠的本色男儿,也有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升斗小民,有肝胆相照一诺千金的兄弟情谊,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儿女情长……
    江津人一登台亮相,便显示出铁骨铮铮,敢挽狂澜既倒于眉睫之间。
    于是,古时名人隐逸之士皆有所好,寄自家志趣于草木之中,如松竹梅之流,盖有所托,取其自强不息,铁骨铮铮,傲霜斗雪之意。
    通过冬训强化训练,磨砺了官兵的耐力、暴发力、毅力,狠劲、猛劲、韧劲,达到挑战体能极限,练就钢筋铁骨的训练效果。
    她用铁骨柔情挥就了纪检监察的正气之歌。
    它那不屈不挠的崇高品质和铁骨冰心的坚贞气节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而紫色梅花更蕴含紫气东来、祥瑞降临之意。
    深海中,鱼化美人,高贵专情;山林间,狼化勇士,一往无前;天空上,鸟雀化形,不畏生死;饲养场,肉猪成精,铜皮铁骨……
    英姿飒爽,钢铁般的意志,绝对服从,把热血贡献四方的铮铮铁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些军人拥有的品质作为即将入伍的你也应该所具有的,愿你光荣参军,凯旋把荣归。
    但笑容之下是她的铮铮铁骨,笑容之下隐藏的是终其一生都汹涌澎湃的憎恨和后悔。

    汉字详情

    tiě [tie]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HQO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臷( 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形容词

    (1) 黑色 。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

    (8) 如:铁的事实

    (9) ∶油煎(炸)的 。

    (10) 如:铁雀

    动词

    (1) 下决心 。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英文翻译

    iron; strong, solid, firm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潮州话:tih4

    宋本广韵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

    铁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