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鐵飯碗
注音 ㄊ一ㄝˇ ㄈㄢˋ ㄨ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铁饭碗 tiěfànwǎn

(1) 比喻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

打破铁饭碗
iron rice bowl—a secure job;unbreakable rice bowl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饭碗是铁饭碗,职务亦不辛苦,但吃亏的是油水全无。”

成语用法

铁饭碗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固定工作。

引证解释

⒈ 比喻非常稳固的职位。

巴金《寒夜》九:“吃公司的饭?我们这个不是铁饭碗啊!”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二:“他最珍视自由,为那个,他甘心把铁饭碗打破。”

铁饭碗的国语词典

铁制的饭碗。比喻非常稳固的职位。

如:「很多人都认为到公家机关上班,就是捧了一个铁饭碗。」

铁饭碗的网络释义

铁饭碗

  • 铁饭碗,顾名思义,饭碗乃铁所铸,坚硬非常,难于击破。人们通常将其意延伸,指一个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稳定,收入无忧。长期以来,“铁饭碗”一直为人们所羡慕和追求,若捧得此碗,从此便可衣食无忧,生活幸福。捧不得此碗,便意味着颠沛流离,生活困苦,一生不得安宁了。“铁饭碗”思想在中国之根深蒂固,非同一般。虽然改革以来,“铁饭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依然是相当一部分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 现在所指的铁饭碗,主要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教育系统、烟草系统、电力系统、选调生等国家单位的工作。
  • 铁饭碗的翻译

    日语: 安定(あんてい)した職業(しょくぎょう)の例(たと)え
    俄语: верный кусок хлеба <пожизненная чáшка риса>

    铁饭碗造句

    所谓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
    打破大锅饭,砸碎铁饭碗,治了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考上大学好,端的铁饭碗,吃的还是皇粮呢!
    “常常加价,时时出事,永远闹穷”已成了纽约人形容地铁的口头语,如此铁饭碗真该整顿,如此差的服务真不该加工资。
    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这些情况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层次多,副职多,闲职多,而机构臃肿又必然促成官僚主义的发展。
    此外,中国的“铁饭碗”们也不会拿到八位数的薪酬。
    由于音乐茶座发展迅速,“人才”奇缺,各文化剧团纷纷组建轻音乐队,不过,拿“铁饭碗”的歌手并不多,炒更的人倒层出不穷。
    船厂搬迁,关停并转,多么好的出门就是厂,出厂就是家的优越地理位置和铁饭碗被砸掉了,美其名日“效率优先”。
    可不是吗,你这一买断,原来的医院职工由铁饭碗成了泥饭碗,人家能高兴啊?不过,还是一大部分人愿意,据说,你给他们双倍的工资,有这回事吗?
    这么干,铁饭碗也会变成泥饭碗,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算了,就让这种蛋疼的气氛再嚣张一段日子吧,等老子把丢了的铁饭碗变成金饭碗再回来吐气扬眉!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一般有工作的人要用铁饭碗换个泥饭碗,都是迫不得已的。
    于是,齐柏林摔了“铁饭碗”,开始拍啃蚀山林的水泥矿场、不良企业的偷排污水、风灾过后的残破大地……
    如果你觉得你的老师总给你们出难题,等以后你跟职场的老板打打交道试试。老板可没端着铁饭碗!
    因为国营企业工人几乎是铁饭碗,而修法后的社会保险甚至更坚固,刺激经济方案将使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留下尾大不掉的烂摊子。
    反而国有集体企业的职位是铁饭碗,中国工人很可能在私营部门有更多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安全不收保证。
    报道称,上海大学社会学家顾俊说,对人们来说,跟随企业家的脚步比害怕变化、牢牢保住“铁饭碗”更好。
    一进工厂,就捧上了铁饭碗,旱涝保收,这一辈子就有了保障。
    再加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混铁饭碗原则,他们宁可这个小卖部天天赔钱,也不愿因交给外人经营,在他们看来私人做生意的好人还不多,坏人很不少。

    汉字详情

    tiě [tie]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HQO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臷( 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形容词

    (1) 黑色 。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

    (8) 如:铁的事实

    (9) ∶油煎(炸)的 。

    (10) 如:铁雀

    动词

    (1) 下决心 。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英文翻译

    iron; strong, solid, firm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潮州话:tih4

    宋本广韵

    fàn [fan]
    部首: 328
    笔画: 7
    五笔: QNRC
    五行:
    仓颉: NVHE
    四角: 227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名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

    英文翻译

    cooked rice; food, meal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6

    宋本广韵

    wǎn [wan]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PQB
    五行:
    仓颉: MRJNU
    四角: 136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种圆形凹心盛食品的器具,在形式上通常接近半球形,一般比盘子深,比茶杯大和重

    芙蓉玉碗,莲子金杯。——北周· 庾信《春赋》

    (2) 又如:饭碗;瓷碗;搪瓷碗;摆碗筷;碗泥(烧制瓷器的粘土);碗窑(烧制瓷器的窑)

    (3) 像碗的东西 。如:橡碗子,轴碗儿;碗脱(方言。窝头)

    量词

    (1) 用来计量用碗装的饮食

    滑出出,水冷冷,两碗来素匾食。——明· 朱有《豹子和尚自还俗》

    (2) 宋朝以来灯笼一盏叫一碗

    正劝不开,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水浒全传》

    英文翻译

    bowl, small dish

    方言集汇

    ◎ 粤语:wun2
    ◎ 客家话:[东莞腔] won3 [陆丰腔] won3 [客英字典] von3 van3 [海陆丰腔] won3 wan3 [宝安腔] won3 [沙头角腔] won3 wun3 [梅县腔] won3 [台湾四县腔] won3 wan3 [客语拼音字汇] vo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管上聲合口一等ʔuɑnquanx/u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