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钩槍

tiě gōu qiāng [tie gou qiang]
注音 ㄊ一ㄝˇ ㄍㄡ ㄑ一ㄤ

词语释义

一种古代兵器名。

汉字详情

tiě [tie]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HQO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臷( 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形容词

(1) 黑色 。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

(8) 如:铁的事实

(9) ∶油煎(炸)的 。

(10) 如:铁雀

动词

(1) 下决心 。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英文翻译

iron; strong, solid, firm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潮州话:tih4

宋本广韵

gōu [gou]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QCY
五行:
仓颉: OPPI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 gōu),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 钓鱼或挂物用的钩”)

(2) 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鉤,曲也。——《说文》。韵会引作“曲鉤也。”

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玉篇》

金路鉤。——《周礼·春官·巾车》

申孙之矢,集于桓鉤。——《国语·晋语》。注:“带鉤也。”

岂谓一鉤金。——《孟子》

窃鉤者诛。——《庄子·胠箧》

以尔鉤援。——《诗·大雅·皇矣》。传:“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

作刀剑鉤鐔。——《汉书·韩延寿传》。注:“兵器也。”

(3) 又如:挂钩(用具的一种。形体弯曲,可用以钩取或悬挂器物)。又泛指一切形体弯曲似钩的物品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钩绳规矩(四种工具。钩可定曲,绳可定直,规可定圆,矩可定方);钩己(星名。因星体排列,其形如钩,成己字形状,故称);钩月(如钩的新月);钩车(古代兵车名。车前栏杆弯曲);钩芒(钩的尖端)

(5) 圆规,木匠用来画圆的工具 。如:钩绳

(6) 镰刀

木钩而樵。——《淮南子》。高诱注:“钩,镰也。”

(7) 用笔钩出的字形或画的轮廓,常用“√”号 。又如:钩摹(勾画描摹);钩努(书法上的一种用笔法。即圆角激锋,作武人屈臂形);钩勒(作画时,用墨线钩描物像轮廓的画法。也叫双钩)

(8) 中国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唐· 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

(9) 又如:钩镰刀(兵器)

(10) 汉字的一种笔画名 。

动词

(1) 钩取;钩住

鉤,取也。——《小尔雅》

引鉤箝之辞。——《鬼谷子·飞箝》

鉤人枉而出直。——《管子·宙合》

把掉在井里的桶钩上来

(2) 引申为逮捕,捉取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从洞里钩鳝鱼;用脚钩绳子;钩颈(用兵器在颈部钩割首级)

(4) 探索,探讨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5) 又如:钩玄(探取奥义);钩沈(探求幽深的意旨);钩抉(探取抉择);钩校(探索实情,加以考核);钩摭(探求选取)

(6) 牵连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7) 又如:钩逮(牵累);钩婴(牵连缠绕);钩党(互有牵连的同党)

鸟叫声 。如:钩钩(熟睡的鼻息声);钩輈(鹧鸪鸣叫声);钩胶(鸟鸣叫的声音)

英文翻译

hook, barb; sickle; stroke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gau1 n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qiāng [qiang]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WYK
仓颉: DOIR
四角: 48967

英文翻译

spear, lance; gun, rifl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ong1 [宝安腔] ciong1 [东莞腔] ciong1 [陆丰腔] ciong1 [客英字典] ciong1 [海陆丰腔] ciong1 [梅县腔] ciong1 [台湾四县腔] ciong1 [沙头角腔] c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hiang/ciang

铁钩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