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蹄

tiě tí [ tie ti]
繁体 鐵蹄
注音 ㄊ一ㄝˇ ㄊ一ˊ

词语释义

铁蹄 tiětí

(1) 铁的蹄。比喻侵略者蹂躏人民的残暴行为

iron heel;cruel oppression of the people;rule of force

词语解释

  1. 指马足。因足下钉有铁掌,故称。

    清 曹寅 《不寐》诗:“恶马踣铁蹄,破櫪如斧门。”

  2. 形容蹂躏弱者的强暴行为。

    聂绀弩 《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 满清 末叶,国际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到 中国 来了。”《<李瑛诗选>自序》:“在 日本 帝国主义铁蹄下的祖国土地上,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唤起了我强烈的革命要求。”

引证解释

⒈ 指马足。因足下钉有铁掌,故称。

清曹寅《不寐》诗:“恶马踣铁蹄,破櫪如斧门。”

⒉ 形容蹂躏弱者的强暴行为。

聂绀弩《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满清末叶,国际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到中国来了。”
《<李瑛诗选>自序》:“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祖国土地上,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唤起了我强烈的革命要求。”

铁蹄的国语词典

钉在马蹄上的铁块。

如:「人民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受尽蹂躏。」

铁蹄的网络释义

铁蹄 (杰克·伦敦著长篇小说)

  • 《铁蹄》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20世纪必然要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武装斗争的历史。
  • 该小说塑造了安纳斯特·埃弗哈德——一个组织劳动人民以武装斗争为手段来消灭“铁蹄”垄断统治的社会党革命领袖的形象,他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感动了人民、教育了妻子和岳父,甚至象摩尔霍乌斯主教这样的人也成了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 《铁蹄》是一部政治预言小说,杰克·伦敦在小说里描写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和资产阶级社会的变质。该小说采取艾薇丝的手稿形式, 手稿描述了1912年至1932间的有关事件,在七百年以后的“大同世界”被发现与整理出版。
  • 铁蹄造句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满目苍凉。
    侵华日军的铁蹄已深入腹地,国难家仇,叫人痛心入骨!
    当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着我国大好河山时,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七七事变后,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者铁蹄的蹂躏。
    生活在帝国主义铁蹄下,真是含垢忍辱,度日如年啊!
    谁能左右人生的别离?谁能阻止命运的铁蹄?申圣云。
    当年惨烈九一八,破碎山河遭虐杀。蛮寇横行如虎狼,铁蹄糟践我中华。将军勇猛吞雪战,打得鬼子胆心慌。盛世如今说往事,青山巍巍祭忠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缅怀先烈,警钟长鸣,勿。
    炮火连天的岁月,热血书写着中国气概;苍翠松柏下,纪念碑上铭记血染的风采;卢沟桥头边,日寇铁蹄的痕迹心中可见;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祝福祖国美好明天!
    难忘九一八,日寇铁蹄踏中华,哀鸿遍野山河破,逃荒躲难何为家;难忘九一八,烈士陵园献鲜花,抗击日寇洒热血,为国捐躯功劳大;难忘九一八,以史为鉴莫托大,国耻之日心犹恨,中华。
    峥嵘岁月里,一腔热血铸英魂;血染风采里,铁骨铮铮书青春;日寇铁蹄下,浴血奋战忠报国;卢沟桥的历史,告诫着落后就要挨打;九一八事变,证明着中华儿女魂不怕;铭记历史,勿忘国。
    风起云涌的大陆,战乱四起的王国,铁蹄是的我的脚步,箭镞是我的眼睛,战场猎鹰的旗帜迎风飘扬,从偏。
    兽人的铁蹄踏上了矮人的领地,丹莫罗。
    我们决不让我们的国土用她子女的血涂染她的嘴唇;我们决不让战壕毁坏她的田野,决不让战马的铁蹄蹂躏她的花草。莎士比亚。
    当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他们在我国国土上肆意妄为,骄横跋扈,使我们祖国如秋风扫落叶般满目苍凉。
    霹雳袭击过你,狂风蹂躏过你,异域的铁蹄践踏过你。
    纵然被命运的铁蹄狠狠践踏,也顽强地长出自己的根芽。唐七公子。
    正当他侃侃而论理学之要旨时,传来了甲申之变的铁蹄声。
    日军铁蹄使千百年来繁华富庶、文雅风流的杭州“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无数生命财产毁于一旦。
    在近代日本侵华战争中,日军铁蹄所到之处,罪恶累累,暴行累累。
    战争,再美的誓言,也会被战争的铁蹄踏碎。再多的遗憾,也从此只能刻在人生的墓碑上,再没有办法挽回。君子江山。

    汉字详情

    tiě [tie]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HQO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臷( 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形容词

    (1) 黑色 。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

    (8) 如:铁的事实

    (9) ∶油煎(炸)的 。

    (10) 如:铁雀

    动词

    (1) 下决心 。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英文翻译

    iron; strong, solid, firm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潮州话:tih4

    宋本广韵

    [ti]
    部首: 717
    笔画: 16
    五笔: KHU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YBB
    四角: 6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2)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4) 指牲口 。

    (5)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6) 兔网,捕兔的工具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7) 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英文翻译

    hoof; leg of pork; little w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2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东莞腔] tai2 [客语拼音字汇] tai2 [宝安腔] tai2 [陆丰腔] tai3 [梅县腔] tai2 [台湾四县腔] tai2 ti2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杜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de/deidʰ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