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拐李

tiě guǎi lǐ [ tie guai li]
繁体 鐵拐李
注音 ㄊ一ㄝˇ ㄍㄨㄞˇ ㄌ一ˇ

词语释义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

词语解释

  1.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 李 ,曾遇 太上老君 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 铁拐李 。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杂剧载其事,后又被写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关于其人其事,尚有其他说法。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四折:“这一个是 汉钟离 ,现掌着羣仙籙……这一个是 铁拐李 ,髮乱梳。”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 悬壶翁 本不曾去沽油, 铁拐李 险烧了尸首。”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八仙》:“ 铁拐李 史传并无其人,惟《宋史·陈从信传》有 李八百 者,自言八百岁。 从信 事之甚谨,冀传其术,竟无所得。又《魏汉津传》自言师事 唐 人 李八百 ,授以丹鼎之术。则 宋 时本有 李八百 者在人耳目间。然不言其跛而铁拐也。 胡应麟 乃以《神仙通鑑》所谓 刘跛子 者当之,然 刘 李 各姓,又未可强附。《续通考》又谓: 隋 时人,名 洪水 ,小字 拐儿 。亦不言所出何书,则益无稽之谈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你的脚伤得利害么?’ 大肉瘤 注视着 阿兴 的腿,‘我变成 铁拐李 啦,只少了一个葫芦。’”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李,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铁拐李》杂剧载其事,后又被写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关于其人其事,尚有其他说法。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四折:“这一个是汉钟离,现掌着羣仙籙……这一个是铁拐李,髮乱梳。”
元邓学可《端正好·乐道》套曲:“悬壶翁本不曾去沽油, 铁拐李险烧了尸首。”
清赵翼《陔馀丛考·八仙》:“铁拐李史传并无其人,惟《宋史·陈从信传》有李八百者,自言八百岁。 从信事之甚谨,冀传其术,竟无所得。又《魏汉津传》自言师事唐人李八百,授以丹鼎之术。则宋时本有李八百者在人耳目间。然不言其跛而铁拐也。 胡应麟乃以《神仙通鑑》所谓刘跛子者当之,然刘李各姓,又未可强附。 《续通考》又谓:隋时人,名洪水,小字拐儿。亦不言所出何书,则益无稽之谈也。”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你的脚伤得利害么?’ 大肉瘤注视着阿兴的腿,‘我变成铁拐李啦,只少了一个葫芦。’”

铁拐李的国语词典

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指八仙之一的李铁拐。参见「李铁拐」条。

铁拐李的网络释义

铁拐李

  •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李凝阳,李洪水,李玄,是中国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年。
  • 巴国津琨人(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李家坝),现今李家坝仍有药王观和拐李祠等遗迹,该遗迹坐落于九本秋柑橘果园内,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仍保留基石残垣,铁拐李晚年修道于石笋山,现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遗留李玄故居等遗迹,药湾大院曾是铁拐李炼丹济世的地方,现更名为(乐湾大院)虽为著名的道教八仙之首,但其见诸文献则相对较晚。
  • 据华轩居士根据多分民间史料考证铁拐李幼年时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316年巴国遭秦(秦惠文王)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铁拐李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之药膏,恩泽乡里,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八仙中,铁拐李为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于江津牛郎织女发源地故事相同,中国民间传说为八仙之首,相传现今李家坝的多数李姓仍属铁拐李后裔。
  • 汉字详情

    tiě [tie]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HQO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臷( 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形容词

    (1) 黑色 。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

    (8) 如:铁的事实

    (9) ∶油煎(炸)的 。

    (10) 如:铁雀

    动词

    (1) 下决心 。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英文翻译

    iron; strong, solid, firm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潮州话:tih4

    宋本广韵

    guǎi [gua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K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RKS
    四角: 56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本义:拐杖) 同本义。通“枴”。亦称拐棍

    沉香拐拄一根。——《红楼梦》

    (2) 又如:拐子头(小孩。因老人需孩子扶行,其作用如同“拐杖”;又俗称太监身边的小厮);拐儿(拐杖;脚踝);拐柱(拐棍);拐子马(北宋时称左右两翼骑兵为拐子马)

    动词

    (1) 诱骗。把妇女或儿童骗带走

    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的。——《红楼梦》

    又拐了三百多去。——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2) 又如:拐孩子;拐占(拐骗占有);拐米倒做了仓官(喻世上不平事太多,说不清楚);拐良为娼(拐卖良家妇女作妓女);拐儿(拐骗人口、财物的人);拐局(拐骗的圈套)

    (3) 转弯,常指行进时改变方向

    往前走一百米,再向右拐弯,就到了他家

    (4) 又如:拐弯儿;拐回来

    (5) 用臂肘碰 。如:用手肘把他一拐

    名词

    〈方〉∶弯曲处,角 。如:门拐,墙拐;拐角

    形容词

    (1) 〈方〉∶错的,坏的 。如:别把话说拐了;拐心眼;拐孤乖僻;古怪

    (2) 跛行的,瘸的 。如:拐仙(即铁拐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拐腿(瘸子);他走路一跷一拐地

    英文翻译

    kidnap, abduct; 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i2
    ◎ 客家话:[梅县腔] gwai2 gwai3 [陆丰腔] kuai3 [客英字典] gwai3 [海陆丰腔] gwai3 gwai1 [东莞腔] gai3 [宝安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uai3 [台湾四县腔] gwai3 gwai1 [沙头角腔] gai3
    ◎ 潮州话:gu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求蟹佳開上聲開口二等grex/gaaegʰai
    [l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ND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2)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小雅·南山有台》

    (3)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

    (4) (李:李花)

    报之以李。——《诗·大雅·抑》

    (5) (李:李子)

    丘中有李。——《诗·王风·丘中有麻》

    (6) (李:李园)

    (7) 狱官。通“理”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8) 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如:李长庚(西方太白金星的名号)

    (9) 姓。如:李杜(李白和杜甫);李唐(李氏唐朝);李氏子蟠(姓李的人家的孩子。氏,姓);李文靖公(李沆,字太初,宋太宗、真宗时的宰相,谥文靖);李渤(唐朝洛阳人,曾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李牧连却之,李牧接连打败它。李牧,赵国良将,曾几次打败秦军。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

    英文翻译

    plum; judg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梅县腔] li3 [沙头角腔] li3 [客英字典] li3 [海陆丰腔] li3 [东莞腔] li3 [宝安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3 [陆丰腔] li3 [台湾四县腔] li3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