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授

bō shòu [ bo shou]
繁体 缽授
注音 ㄅㄛ ㄕㄡˋ

词语释义

犹授钵。僧侣传授衣钵等法物。引申为思想﹑学术﹑技能方面的传授与继承。

词语解释

  1. 犹授钵。僧侣传授衣钵等法物。引申为思想、学术、技能方面的传授与继承。

    清 钱谦益 《文毅赵公神道碑》:“于是乎灯传鉢授,为留中永錮之法。”

引证解释

⒈ 犹授钵。僧侣传授衣钵等法物。引申为思想、学术、技能方面的传授与继承。

清钱谦益《文毅赵公神道碑》:“于是乎灯传鉢授,为留中永錮之法。”

钵授的网络释义

钵授

语出:清 钱谦益 《文毅赵公神道碑》:“于是乎灯传钵授,为留中永锢之法。”

汉字详情

[bo]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SGG
五行:
仓颉: OPDM
四角: 857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本声。僧人的食器)

(2) 僧侣所用的食具,像碗,底平,口略小

吾一瓶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钵盂(佛家语。是僧侣的覆钟状饮食器皿);钵多罗(佛家语。僧侣的食器)

(4) 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 。如:瓦钵;饭钵;粥钵

英文翻译

earthenware basin; alms bowl

方言集汇

◎ 粤语:but3
◎ 潮州话:buah4

宋本广韵

shòu [sho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EPC
五行:
吉凶:
仓颉: QBBE
四角: 52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2) 同本?

授,予也。——《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

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4) 交还,奉还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5) 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6) 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 传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师说》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马伶传》

(8) 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9) 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 。如:授室

(10) 通“受”。接受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惠公没, 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英文翻译

give to, transmit;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6 shiu3 [东莞腔] siu3 [台湾四县腔] su5 s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4 [陆丰腔] shi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承呪去聲開口三等zjuh/zjowʑ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