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帒

bō dài [ bo dai]
繁体 鉢帒
注音 ㄅㄛ ㄉㄞˋ

词语释义

1.亦作"钵帒"。 2.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见“ 鉢袋 ”。

引证解释

⒈ 见“鉢袋”。

汉字详情

[bo]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SGG
五行:
仓颉: OPDM
四角: 857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本声。僧人的食器)

(2) 僧侣所用的食具,像碗,底平,口略小

吾一瓶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钵盂(佛家语。是僧侣的覆钟状饮食器皿);钵多罗(佛家语。僧侣的食器)

(4) 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 。如:瓦钵;饭钵;粥钵

英文翻译

earthenware basin; alms bowl

方言集汇

◎ 粤语:but3
◎ 潮州话:buah4

宋本广韵

dài [dai]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WAMH
仓颉: OPLB
四角: 23227

英文翻译

a bag, a sack; a case; a pocket, a p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客英字典]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梅县腔] toi5 [陆丰腔] toi6
◎ 潮州话:d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aih/doydʰ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