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甘声。本义:金属夹具)
(2) 古刑具。束颈的铁圈
钳,以铁有所劫束也。——《说文》
皆弛解钳。——《后汉书·光武纪》
古之刑在项曰钳,今之链锁。——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
(3) 又如:钳铁(古代束颈的刑具);钳髠(钳和髠。古代束颈、剃发之刑);钳釱(古代两种刑具名,钳与釱);钳扭(束颈缚手的刑具);钳锁(小儿的金属首饰;又指古代用以束颈、锁身的两种刑具)
(4) 夹持东西的用具 。如:夹管钳;扩边钳;火钳;流产钳;牙槽钳
动词
(1) 古代刑罚。用铁圈束颈、手、足
烧铁钳灼。——《汉书·江充传》
自髠钳为王家奴。——《汉书·高帝纪》
楚人将钳我于市。——《汉书·楚元王传》。注:“以铁束颈也。”
(2) 又如:钳奴(受过钳刑而被充作奴隶的人);钳赭(犯人身穿赤衣,以铁束颈的刑法);钳梏(以铁箍束颈,以木械铐手);钳徒(被施钳刑的人);钳市(束颈游街)
(3) 用钳子夹持 。如:钳网(用钳子夹住物体,用网子捕捉鸟兽。引申作以势力胁迫人就范)
(4) 钳制;缄禁 。如:钳勒(钳制勒束);钳语(禁止人民聚集交谈);钳塞(钳制堵塞);钳结(使钳口结舌不敢言)
动词
(1) (钳为箝的简化字)
(2) 夹住
箝,谓牵持缄束,令不得脱也。——《鬼谷子·飞箝注》
(3) 又如:钳束(控制;约束);钳锁(钳制);钳塞(控制阻遏);钳马(以钳衔马口使之不能食粟)
(4) 紧闭
箝语烧书。——《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而君自闭箝天下之口。——《汉书·爰盎传》
(5) 又如:钳口侧目(口不敢言,斜目而视,谓敢怒不敢言);钳语(禁止人们相互交谈。指控制言论);钳默(闭口不言);钳结(钳口结舌)
(6) 探求;探测
箝知休咎。——《太玄玄莹》。注:“求也。”
(7) 又如:钳求(探求);钳揣(探测)
名词
衔于马口以制马的器物 。如:箝勒(马嚼子与马络头);钳络(钳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虺 | 許偉 | 曉 | 微合 | 上聲 | 尾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xĭwəi | hyoix/xvoj |
详细解释
wěi
名词
(1)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 同本义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3)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4) 末端,末尾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6) 水流的下游 。如:我住在江尾
(7) 边际,边界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8) 后部
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方勺《方腊起义》
(9) 一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又如: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
(10) 姓。如: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动词
(1) 尾随;跟踪盯梢 。如:尾其后;尾缀(尾随;跟随在后面);尾衔(相随的样子);尾犯(从犯);尾骑(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尾尾(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2) 鸟兽虫鱼交配
鸟兽孳尾。——《书·尧典》
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列子》
量词
(1) 相当于“头”、“条”,计数鱼的头数 。如:两尾鱼
(2) 另见
yǐ
名词
(1) 指马尾上的毛 。如:马尾罗
(2)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如:三尾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1 mi3 [mi2] [沙头角腔] mui3 [陆丰腔] mui1 [梅县腔] mi1 mui1 [海陆丰腔] mi1 mui3 [mui2]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东莞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1 mi1 mui3 [宝安腔] m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尾 | 無匪 | 明 | 微合 | 上聲 | 尾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myoix/mvoj | mĭwə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鸟声。本义:江、湖、海洋中被水所包围而比大陆要小的一片陆地) 同本义
(2) 字省作“岛”
入海居岛中。——《史记·田儋传》。集解引韦昭:“海中山曰岛。”
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
英伦诸岛乃属冰天雪海之区。——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岛峙(似海岛般耸峙);岛夷(古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南北朝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北朝称南朝为岛夷;也指倭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