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束颈缚手的刑具。《后汉书·蔡邕传论》:“当 伯喈 抱钳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不得经过,其意岂及语平日倖全人哉!”
引证解释
⒈ 束颈缚手的刑具。
引《后汉书·蔡邕传论》:“当伯喈抱钳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不得经过,其意岂及语平日倖全人哉!”
钳扭的网络释义
钳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甘声。本义:金属夹具)
(2) 古刑具。束颈的铁圈
钳,以铁有所劫束也。——《说文》
皆弛解钳。——《后汉书·光武纪》
古之刑在项曰钳,今之链锁。——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
(3) 又如:钳铁(古代束颈的刑具);钳髠(钳和髠。古代束颈、剃发之刑);钳釱(古代两种刑具名,钳与釱);钳扭(束颈缚手的刑具);钳锁(小儿的金属首饰;又指古代用以束颈、锁身的两种刑具)
(4) 夹持东西的用具 。如:夹管钳;扩边钳;火钳;流产钳;牙槽钳
动词
(1) 古代刑罚。用铁圈束颈、手、足
烧铁钳灼。——《汉书·江充传》
自髠钳为王家奴。——《汉书·高帝纪》
楚人将钳我于市。——《汉书·楚元王传》。注:“以铁束颈也。”
(2) 又如:钳奴(受过钳刑而被充作奴隶的人);钳赭(犯人身穿赤衣,以铁束颈的刑法);钳梏(以铁箍束颈,以木械铐手);钳徒(被施钳刑的人);钳市(束颈游街)
(3) 用钳子夹持 。如:钳网(用钳子夹住物体,用网子捕捉鸟兽。引申作以势力胁迫人就范)
(4) 钳制;缄禁 。如:钳勒(钳制勒束);钳语(禁止人民聚集交谈);钳塞(钳制堵塞);钳结(使钳口结舌不敢言)
动词
(1) (钳为箝的简化字)
(2) 夹住
箝,谓牵持缄束,令不得脱也。——《鬼谷子·飞箝注》
(3) 又如:钳束(控制;约束);钳锁(钳制);钳塞(控制阻遏);钳马(以钳衔马口使之不能食粟)
(4) 紧闭
箝语烧书。——《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而君自闭箝天下之口。——《汉书·爰盎传》
(5) 又如:钳口侧目(口不敢言,斜目而视,谓敢怒不敢言);钳语(禁止人们相互交谈。指控制言论);钳默(闭口不言);钳结(钳口结舌)
(6) 探求;探测
箝知休咎。——《太玄玄莹》。注:“求也。”
(7) 又如:钳求(探求);钳揣(探测)
名词
衔于马口以制马的器物 。如:箝勒(马嚼子与马络头);钳络(钳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丑声。本义:用手拧)
(2) 同本义 。如:把衣扭干;在他脸上扭了一下;扭绞(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3) 揪住
大众见他二人扭在一起。——《官场现形记》
(4) 又如:扭殴(揪打);扭拽(拉扯);扭拽(揪住);扭搜(硬挤)
(5) 扭动;摇摆
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西游记》
(6) 又如:扭扭屹屹(躯体扭动的样子);扭扭捏捏(身体摆动的样子);扭秧歌(跳秧歌舞);扭搐(抽搐);扭造(做作;不自然)
(7) 歪曲;生硬编造 。如:扭曲作直(谓颠倒是非);扭捻(谓生硬编造)
(8) 拧伤筋骨
可扭了腰没有。——《红楼梦》
(9) 又如:扭筋(因用力过猛,导致筋肉受挫伤)
(10) 争执;违拗
那里扭得过他。——《水浒全传》
(11) 又如:扭别(别扭,不顺遂);别扭(不顺心;难对付;意见不相投);胳膊扭不过大腿
(12) 掉转,转动
杨志听得弓弦响,扭回身。——《水浒全传》
(13) 又如:扭头向后看;一扭身跑了
名词
手铐
抱钳扭,徙幽裔。——《后汉书·蔡邕传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3 ngiu4 [陆丰腔] gniu5 [客英字典] ngiu3 [东莞腔] ngiu3 [梅县腔] neu3 niu2 niu3 niu5 [台湾四县腔] ngiu3 neu3 [海陆丰腔] ngiu3 ne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狃 | 女久 | 孃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ɳĭəu | nriux/ni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