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粮

qián liáng [ qian liang]
繁体 錢糧
注音 ㄑ一ㄢˊ ㄌ一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钱粮 qiánliáng

(1) 旧时田赋征收的银钱和粮食,也泛指税收

land tax; taxes on farm lands

(2) 旧时指专司会计、钱粮的小吏

tax collector

词语解释

  1. 钱财和粮食。

    《水浒传》第四四回:“令 穆春 、 朱富 管收山寨钱粮。”

  2. 指田赋。旧时田赋,或征收粟帛,或折征银钱,或二者并征,因称。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 陈恕 为三司使, 真宗 命具中外钱粮大数以闻, 恕 诺而不进。”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今之言赋必曰钱粮。夫钱,钱也;粮,粮也。” 孙中山 《民生主义》第一讲:“从前的旧税法,只是钱粮和关税两种。”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一章:“大案至此,并未了结,因为那四十亩地的‘钱粮’还没有个着落。”

  3. 泛指租税。

    《红楼梦》第五六回:“那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

  4. 指薪水。

    曹禺 《雷雨》第一幕:“反正这孩子混蛋,吃人家的钱粮,就得受人家的管。” 老舍 《茶馆》第一幕:“姓 谭 的,还有那个 康有为 ,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

  5. 迷信用品。指冥钱。

    《红楼梦》第八十回:“吉时已到,请 宝玉 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

引证解释

⒈ 钱财和粮食。

《水浒传》第四四回:“令穆春、朱富管收山寨钱粮。”

⒉ 指田赋。旧时田赋,或征收粟帛,或折征银钱,或二者并征,因称。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陈恕为三司使, 真宗命具中外钱粮大数以闻, 恕诺而不进。”
清顾炎武《钱粮论》上:“今之言赋必曰钱粮。夫钱,钱也;粮,粮也。”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一讲:“从前的旧税法,只是钱粮和关税两种。”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一章:“大案至此,并未了结,因为那四十亩地的‘钱粮’还没有个着落。”

⒊ 泛指租税。

《红楼梦》第五六回:“那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

⒋ 指薪水。

曹禺《雷雨》第一幕:“反正这孩子混蛋,吃人家的钱粮,就得受人家的管。”
老舍《茶馆》第一幕:“姓谭的,还有那个康有为,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

⒌ 迷信用品。指冥钱。

《红楼梦》第八十回:“吉时已到,请宝玉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

钱粮的国语词典

田赋的通称。古以米谷或代金缴纳田地赋税,故称田赋为「钱粮」。

钱粮的网络释义

钱粮

  • 钱粮,汉语词汇。
  • 拼音:qian liang
  • 释义:1、钱财和粮食。2、指田赋。旧时田赋,或征收粟帛,或折征银钱,或二者并征,因称。3、泛指租税。4、指薪水。5、迷信用品。指冥钱。
  • 相关:旧时征收田赋时,既征粮食,又征银钱,总称钱粮。唐德宗用杨炎“两税法”,改变只征实物(粟帛)的办法,规定钱粮并征,以后就把田赋叫作钱粮。
  • 钱粮造句

    这些贪官污吏私吞国家赈灾的钱粮,简直是胡作非为!
    因你贪腐成性,整日里鱼肉百姓,克扣锐银钱粮、谎报灾情、中饱私囊,违法乱民之事,不胜枚举。
    国家对钱粮都有一定的库存,以备不时之需。
    相公他当场怒斥刘松,攫取饥民之钱粮非民之父母之所为,切不能自污以欺天,必呈之咸阳,以救彭城受灾父老于水火,请尚方之剑斩彼元凶,头悬国门,以儆天下墨吏!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
    东吴军马收川,路过荆州,就问他索要钱粮,刘备必然出城劳军。
    岂国家费许多钱粮,终置无用?余披沥肝胆,讲至三日。
    清代敝制,虽是银钱并用的双本位制度,而社会上却以用钱为主,如地丁钱粮的输纳,市面的交易,工资的支付,都以钱折银计算。
    他虽读过书,不过识几个字,整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虽是皇商,经纪上一窍不通,只在户部挂个空名,支领钱粮,其余诸事,全靠家人伙计筹办。
    知事及其僚佐要发财,全靠经手钱粮捐派,办兵差和在民刑诉讼上颠倒敲诈这几件事,尤以后一件为经常可靠的财源。
    事后管家也曾禀报此事,只是当时正值盛宣怀为挪用海关钱粮一事忧谄畏忌之秋,也没往心里去,只是交代管家妥善处理,待其病好了送走了事。
    司隶,河南尹,成募县县令葛业贪渎救灾钱粮,导致成募县灾民遍地,当日便被满门抄斩,家中钱粮除却救济灾民外,全部充实国库。
    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虎添翼乎?
    三十一年,太子裕宗既薨,乃以院之钱粮选法工役,悉归太后位下,改为徽政院以掌之。
    抄查了丹阳赵氏,想必又能得到一大笔钱粮,正好能送到秣陵县那边,让步骘加快工程进度。
    大王屈尊来到敝县,无非为了钱粮,不巧的是昨日饥民在县衙闹事,把粮食支领一空,如今县里粮仓也是空空如也啊。
    东有荆州之固,北有汉中之防,益州天府之国,物产富饶,钱粮丰足,本是可文治武备,养精蓄锐之地。
    这可是一笔非常庞大钱粮物资啊,隋室囤聚在晋阳宫多年,准备应对北方突厥的成果,竟一下子全便宜了李渊。
    此时正当秋令,那一天老爹在司房办钱粮之事,忙忙不了。
    承蒙曹公抬举,兄长他仁义厚道,对无辰恩深义重,而不像你等奸诈狡猾,明为替父报仇,实见徐州钱粮富庶,前来抢夺。

    汉字详情

    qián [qian]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PIJ
    四角: 83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戔( jiān)声。( 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2)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 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 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 欧阳修《归田录》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3) 又如:钱眼(铜钱中的方孔。喻指金钱);钱价(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钱范(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钱幕(钱镘。钱币的背面);钱缗(穿钱的绳子);钱品(钱的质地、形制);钱花花(小钱,铜板)

    (4) 钱财,货币的通称 。如:钱侩(经营钱庄的商人);钱谷幕友(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钱引(宋代纸币名。徽宗大观元年,把贬值的交子改为钱引)

    (5) 像铜钱的东西

    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一名绿钱。——晋· 崔豹《古今注》

    (6) 纸钱 。如:钱垛(成串的纸钱)

    量词

    (1) 衡名

    (2) 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3) 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现在是十分之一)为市两,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4) 旧营造库平制。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英文翻译

    money, currency, coins

    方言集汇

    ◎ 粤语:cin2 cin4

    liáng [liang]
    部首: 610
    笔画: 13
    五笔: OYV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IAV
    四角: 93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 同本义

    糧,谷食也。——《说文》

    (3)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糧,谓糒也。”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4)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6) 引申指谷类;粮食

    在陈绝糧。——《论语·卫灵公》。释文:“糧,郑本作粻。”

    粻,食米也。——《说文新附》

    乃裹糇糧。——《诗·大雅·公刘》。释文:“糧,本亦作粮”。

    韩绝其粮道。——《史记》

    (7) 又如:粮站;漕粮(漕运的粮食);秋粮(秋季收获的粮食);粮房书办(管粮库的小吏)

    (8) 田赋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9) 又如:钱粮(田赋);完粮(交纳钱粮);粮户(缴纳田赋之民户。方言亦指地主)

    英文翻译

    food, grain, provis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iangl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