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钗为发饰,珥为耳饰。泛指妇人的首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釵珥,谓之辟寒金。”
泛指聘物。
明 徐渭 《赠妇翁潘公序》:“是岁翁来家,乃遂以长女见许而赘某,某釵珥之礼,略具而已。”
引证解释
⒈ 钗为发饰,珥为耳饰。泛指妇人的首饰。
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釵珥,谓之辟寒金。”
⒉ 泛指聘物。
引明徐渭《赠妇翁潘公序》:“是岁翁来家,乃遂以长女见许而赘某,某釵珥之礼,略具而已。”
钗珥的网络释义
钗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叉声。本义: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叉,用金、玉、铜等制作 )
(2) 同本义
钗,笄属。——《说文新附》。徐铉曰:“本只作叉,此字后人所加。”
钿合金钗寄将去。——唐· 白居易《长恨歌》
(3) 又如:钗钏(泛指妇女的饰物)
(4) 借指妇女 。如:金陵十二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oi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国古代的珠玉耳饰
珥,珠在珥也。耳珰垂珠者曰珥。——《苍颉篇》。按,玉之似珠圆者。”
傅玑之珥。——《史记·李斯传》
设笄珥。——《列子·周穆王》
(2) 日、月两旁的光晕,即位于太阳或月亮两侧并凸向太阳或月亮的光弧,与虹的片段相似,与晕相切
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隋书》
(3) 即日珥
珥,气在日两旁之名也。珥,耳也,言似人耳之在两旁也。——《释名·释天》
(4) 剑鼻
抚长剑兮玉珥。——屈原《楚辞》
动词
(1) 贯耳
神人珥两黄蛇。——《山海经·大荒东经》。注:“以蛇贯耳也。”
(2) 又如:珥貂(帽旁插貂尾为饰,借指做贵官);珥笔(珥彤。入朝的官员帽插笔,以便随时记录)
(3) 戴;插
七叶珥汉貂。——左思《咏史诗》
(4) 又如:珥笔(史官。谏官或近臣侍从,把笔插在帽子上,以便随肘记录)
(5) 通“衈”。古祭礼杀牲取血,以涂祭社器
以岁时序其祭祀及其祈珥。——《周礼·春官·肆师》
常珥于社稷,祈于五祀。——《周礼·夏官·小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3 [海陆丰腔] ngi3 [梅县腔] ngi3
◎ 潮州话:r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餌 | 仍吏 | 日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nʑĭə | njih/r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