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ㄌ一ˇ ㄔㄥˊ ㄅㄟ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里程碑 lǐ chéng bēi

1.  设置在路旁记录里数的标志。

milestone;

2.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用咱们诗人的话来说,这将是我生命的里程碑。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发展的里程碑。”

成语用法

里程碑偏正式;作宾语;指路边标志里数的碑。

引证解释

⒈ 设于路边记载里数的标志。常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严阵《双堆集颂》诗:“你发言吧:我的饱经炮火的村垒;发言吧:暴风雨年代的里程碑!”

里程碑的国语词典

设于公路旁,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

如:「实施国建六年计划,是使台湾迈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里程碑的网络释义

里程碑 (汉语词语)

  • 里程碑,一般是指建立在道路旁边刻有数字的固定标志,通常每隔一段路便设立一个,以展示其位置及与特定目的地的距离。昔日里程碑是一块石碑,现在大多改用金属板。马路、山路、铁路均可能会设有里程碑。里程碑上的数字表示该处距离起点或终点有多远。现代项目管理中引用里程碑概念,以阶段性明确的可交付物来衡量项目进度。里程碑的另一种含义,是指某种重大标志性事件,或发生某种特定意义的典型事件,或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或具有重大学术理论意义的公认事件等。
  • 里程碑的翻译

    英语: milestone
    德语: Markierung (S)​, Markstein (S)​, Meilenstein (S)​
    法语: borne (kilométrique)​
    日语: 道標(みちしるべ·どうひょう)。〈喻〉里程標(りていひょう)
    俄语: верстовой столб <веха>

    里程碑造句

    作为北道里程碑建设,凯爱大厦提出等级周围财产,并让一名迎宾大道北人气激增,房地产开发活动。
    业界欢呼这项判决是中国反盗版软件行动的一个里程碑。
    集中力量开展边沟清理和清除路面垃圾工作,持续开展日常养护巡查,加大重点路段的巡查频率,及时更换里程碑、百米桩,维修校正护栏板,加强桥梁管养。
    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今天,在这里举行微软中国第一届开发人员大会,是微软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希望他们能够不负众托,继续发扬福建人团结拼搏、讲诚信、重承诺的优良传统,在我们的第二故乡宜昌树立新的里程碑。
    说,“换种想法可能有帮助:用杯子换下奶瓶子是成长发育的一个里程碑,如同由爬学会走,那是值得庆贺的,尽管这有点儿挑战性。”。
    上星期英国驻澳大利亚高级专员阿莫斯男爵夫人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首相的道歉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国际法庭的任务在所有的在逃犯被抓获和审批前不会结束。
    通常,制订项目进度计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该过程确定每个活动和每个里程碑的开工日期和完成日期。
    当然,您要按规定的时间,在预算内努力制作可交付内容,将可交付内容作为退出条件来使用,并将成功完成各个里程碑作为收取支付款的依据。
    今年是世界艾滋病日二十周年,也是防治这一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的重要里程碑。
    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的首席执行官大卫文德米尔表示,对于动物园和中英两国来说,这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感谢我的老父亲,你是我心中的座右铭,你的伟大在于你的平凡,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沉默。父亲节,我想告诉你:爸爸,我爱你,你是我永远的里程碑。
    路透社说,星期一发生在萨菲里程碑酒店的爆炸还导致好几人受伤。
    所以我们将进行一小部分的预先计划,这是由于您必须确定您的主要里程碑以及对其他团队的主要依赖关系。
    在中国的网络媒体发展史上,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诞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在感到疲劳时,我们也不妨做一次小憩,整理行囊,洗濯灰尘,修饰面容,以对过去的回忆,立块里程碑,然后继续前进。
    曼联在非死不可上的主页今天达到了千万粉丝的里程碑。
    确保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就业之道"项目的实施;该项目更新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系统。

    汉字详情

    [li]
    部首: 708
    笔画: 7
    五笔: J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
    chéng [cheng]
    部首: 505
    笔画: 12
    五笔: TK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RHG
    四角: 26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2) 度量衡的总称

    按度程。——《礼记·月令》

    程者,物之准也。——《荀子·致仕》

    (3) 法式;章程,规格

    张苍定章程。——《汉书·高帝纪》

    (4) 又如:章程(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程考(按科举常规考试);程品(法式;规范);程法(程式;法则)

    (5) 典范;法度

    匪先民是程。——《诗·小雅》

    后世以为法程。——《吕氏春秋·慎行》

    (6)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为范本阅读的八股文选集)

    (7) 限度;期限;定额

    明宵有程。——《魏都赋》

    (8) 又如:程额(定额;定限);程期(期限);程限(达到的期限)

    (9) 指以驿站邮亭或其他停顿止宿地点为起讫的一段路 。如:程顿(路程距离及途中可供食宿休止的地方);程头(站头。路程中休止处);程歇(谓行程中的食宿休止)

    (10) 路程;行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11) 又如:全程(全部路程);程老(谓在路途中死亡)

    (12) 学习、办事的进展安排 。如:日程,课程,进程

    (13) 指一段时间 。如: 一程子;这程子;前些程子

    (14) 步骤;过程 。如: 流程; 疗程;历程

    动词

    衡量;品评 。如:计日程功;程才(衡量考较才能);程量(衡量)

    英文翻译

    journey, trip; schedule, agenda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ng2 ch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hang2 [陆丰腔] chin3 [东莞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ang2 tsiin2 [宝安腔] cin2 | cang2 [海陆丰腔] chang2 chin2 [客语拼音字汇] cang2 c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貞清開平聲開口三等ɖʰĭɛŋdrieng/dieng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R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