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

cǎi yào [ cai yao]
繁体 採藥
注音 ㄘㄞˇ 一ㄠˋ

词语释义

亦作“采葯”。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

词语解释

  1. 见“ 采药 ”。

  2.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

    《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引证解释

⒈ 见“采药”。亦作“采葯”。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

《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唐李白《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蓬丘。”
宋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清刘献廷《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齐州地,同作天台采葯人。”
清钱金甫《赠魏惟度》诗:“偶停司马游梁骑,暂作嵩山采药人。”

采药的国语词典

采集药材。

采药的网络释义

采药 (端午节习俗)

  • 采药即采集药草,所谓“采”,就是“采取”;所谓“药”,一般是指在修炼时所发动的体内真气,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又为内丹学术语;道教把这种“真气”又称作“元精”、“元炁”。
  • 采药 (汉语词汇)

  • 采药,汉语词汇。
  • 拼音:cǎi yào
  • 释义: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
  • 采药造句

    吴爷爷经常上山采药,熟悉山里的路途。
    为了能给妈妈治病,兰兰百折不挠,千里迢迢来到了这里给妈妈采药。
    采药入深山,苍茫云海间。
    一白衣少女采药于昆仑。
    这就需要天长日久的采药洗剑的功夫了,更何况还要施展炼剑法决与剑沟通,让飞剑与神意相合,这样才能如臂使指,使得飞剑随心意变化,驭剑百步。
    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
    正当陆尘全速赶往鹰愁涧寻找资深采药人李农的同时,在西荒山脉外围的一片密林之中。
    采药人的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先前没有采药师的存在,天晶小队,很苦逼,可是有了萧寒这样一个采药师后,那么采起药材来,那简直就是一件简单的不得了的事情。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山里的采药人认为这些无源之水就是圣水,这种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并且赌咒发誓说采药的时候在山里的溪边捡来的。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复杂环境条件下露天开采药壶微差爆破技术的设计与施工。
    小女孩开口道,她的声音青翠欲滴,仿佛空谷上的百灵鸟一般动听,“师尊出去采药时发现了你,顺道就把你带回来了。
    据载,韩康是东汉时期一民间医生,字伯休,常采药名山,销售于长安,言不二价三十余年,因而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之典故。
    他性格坚强勇敢,心地正直善良,一贯依靠采药砍柴维持生活。
    这天早上华老做完运动没有去采药,他做在床边看着寒一水碾磨草药,寒一水已经脱离了拐杖,只是走不远就气踹嘘嘘了,正如华老所说什么事都有个适应过程。
    一年后,我如同往常一样去林中为母亲采药治病,当我将需要的药物采集好了之后,抬头间我发现一颗红澄澄的果子。
    每次随师采药回来时,村民都会在晚上露天席地而坐,帮忙医师把采回来的药材分类、磨碎、捣汁或切碎。
    许迈,好山水,与王羲之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游遍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汉字详情

    cǎi,cài [cai]
    部首: 445
    笔画: 8
    五笔: E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D
    四角: 20904

    详细解释

    cǎi

    动词

    (1)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 同本义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渊明《饮酒》

    (3)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

    (4) 引申为采集;搜集

    古有采诗之官。——《汉书·艺文志》

    (5) 又如:采兰赠药;博采众长;广收薄采;采了200多种矿样;采药;采珍珠;采铁;采金;采气;采油

    (6) 挑选;采纳

    纳采。——《仪礼·士昏礼》

    昏礼始纳采。谓采择其可者也。——《礼记·坊记》注

    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资治通鉴》

    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名词

    (1) 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

    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

    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孟子·梁惠王上》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采缯(彩色丝织品);采服(彩色的衣服);采章(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车舆及服饰)

    (4) 文章的词藻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

    (5) 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 。如:兴高采烈

    (6) 神色;神态 。如:风采

    (7) 彩头,赌注 。如:采头(赌注。采:骰子的点色。掷出得胜的点色,称“得采”、“喝采”)

    (8) 另见 cài

    cài

    名词

    (1)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礼记·礼运》

    西采雍梁。——《法言·重黎》。注:“食税也。”

    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

    (2) 古九畿之一 。如:采圻(采畿。九畿之一)

    (3) 另见 cǎi

    英文翻译

    collect, gather; pick, pluck

    方言集汇

    ◎ 粤语:coi2 c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i3 coi3 [宝安腔] cai3 [陆丰腔] cai3 [台湾四县腔] cai3 coi3 [客英字典] cai3 [梅县腔] cai3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ai3
    ◎ 潮州话:c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倉宰上聲開口一等tsʰɒichaix/coj
    yào [y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XQY
    五行:
    吉凶:
    仓颉: TVMI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2) 同本义

    药,治病草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勿药有喜。——《易·无妄》

    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

    (3) 又如:药肆(药店);药贴(处方单);药封(用红纸袋封送的诊断费);药案(药方);药王(指治病用药如神的人);药引(中医处方中先选某种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导引,使药力可以达到病处,称为药引);药局(专司配药剂的机构;俗称出卖药品的部门为药局);药饵(药物)

    (4) 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药稍稍化开,此指松脂、腊等)。——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药水龙(化学灭火器);药骰(在骰子中封入水银或铅,庄家可以任意操纵得到的点数,以欺骗押赌者)

    (6) 特指火药

    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宋应星《天工开物》

    (7) 芍药的简称 。如:药蔓(芍药花的蔓藤);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8) 泛指能使人改过迁善,有益身心的东西 。如:药石之言(金玉良言;劝人改过的话);药言(良药苦口之言)

    (9) 姓

    动词

    (1) 用药治疗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诗·大雅·板》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孔子家语·正论》

    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

    (2) 又如:药师(药工、医师之古称);药捻(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膳(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

    (3) 使中毒或毒杀 。如:药老鼠;药死(毒死)

    英文翻译

    leaf of Dahurian angelica plant; medicin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1 joek6
    ◎ 潮州话:腰8 央8 ,iêh8/ioh8(iêh) iag8(iâk)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