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

cǎi zhāi [ cai zhai]
繁体 採摘
注音 ㄘㄞˇ ㄓㄞ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采摘 cǎizhāi

(1) 采收摘捡

采摘草莓
collect;gather;pick

词语解释

  1. 亦作“ 採擿 ”。摘取;选录。

    《隋书·经籍志四》:“ 晋 代 挚虞 ,苦览者之劳倦,於是採擿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隋书·王劭传》:“然其採擿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时人服其精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符契元》:“时果未熟,乃有隣里小儿攀缘採摘。”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 陆澄 所注 班 史,多引 司马迁 之书。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採摘成注,标为异説。”《朱子语类》卷八八:“《大戴礼》冗杂,其好处已被 小戴 採摘来做《礼记》了。然尚有零碎好处在。” 宋 曾巩 《方推官寄新茶》诗:“採摘东溪最上春,壑源诸叶品尤新。”

  2. 摘取。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晒焙令乾,成朵,乾者名龙眼锦。”

  3. 采集摘录。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下》:“﹝ 王劭 ﹞在著作二十年,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世推精覈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採擿”。摘取;选录。

《隋书·经籍志四》:“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於是採擿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隋书·王劭传》:“然其採擿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时人服其精博。”
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符契元》:“时果未熟,乃有隣里小儿攀缘採摘。”
唐刘知几《史通·补注》:“陆澄所注班史,多引司马迁之书。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採摘成注,标为异説。”
《朱子语类》卷八八:“《大戴礼》冗杂,其好处已被小戴採摘来做《礼记》了。然尚有零碎好处在。”
宋曾巩《方推官寄新茶》诗:“採摘东溪最上春,壑源诸叶品尤新。”
1. 摘取。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龙眼》:“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晒焙令乾,成朵,乾者名龙眼锦。”

⒉ 采集摘录。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下》:“﹝王劭﹞在著作二十年,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世推精覈云。”

采摘的国语词典

采取、摘取。

采摘的网络释义

采摘

  • 采摘,指摘取;选录。语出《隋书·经籍志四》:“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於是采擿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 采摘造句

    小明经常和妈妈去果园采摘苹果。
    他曾采摘过棉花,挨家挨户地兜售,也曾在空军服过役。
    或者只是孤独中漫步随意采摘。
    没到采摘时节的苹果是青涩的。
    小朋友切勿采摘公园里的花朵。
    只是为了那个人,他们不愿意去采摘路边那向他们招手的花朵,不愿意用不是真爱的爱来结束自己的单身,他们一直努力着,一直奋斗着,他们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不在乎别人是否理解,他们只想靠自己的付出走到目的地,然后摘下那朵一直开在心里的真爱之花。
    采摘园里,妈妈就地取材给全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你姐姐风华正茂,如鲜花般娇艳欲滴,待其果实成熟时,请通知我,我将其采摘。
    那就快将你的一份采摘。
    人生没有满分,就像背着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箩筐,因为装不满,我们才会不停地采摘,收获才会越来越多。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采摘硕果,才能品尝秋天的味道;走过寒冬,才能感知春天的温暖。
    此生红尘,与你相识,填一阙清词叙述震动心梦飞翔的翅膀,采摘一朵唯美艳丽的花衬托出你别致的典雅,送一缕清香舞动你含蓄的笑靥,在赏不完情景的春江花月中,焕发着如新枝绿芽般的勃勃生机。
    采用夏布丽风格酒的采摘酿造工艺制造。
    富有的日本和中国饮茶者很乐意掏数百美元购买春天采摘的顶级茶叶,就像西方的爱酒人士会一掷千金购买一瓶上等红酒一样。
    真理好比水果,只有熟透时才能采摘。
    幸福生长在我们自己的家里,在别人的花园里是采摘不到幸福果实的。在漫长的一生中,无论多么苦,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得到幸福。
    这个帅小伙开着农场卡车在门口和采摘区域之间跑。
    这种毒是蓖麻毒蛋白,这种毒素真的很毒,所以哪些采摘它们种子的工人都要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以免死于意外。
    从岁月里剪裁一段青春,挺拔您忙碌的身姿;从阳光里采摘一缕灿烂,抚平您坎坷的额头;从快乐里切分一片微笑,点缀您疲惫的脸庞。祝您父亲节快乐。
    张波)日前的几场雨,使和平里北街沿路的一些树木根部钻出了许多小蘑菇,不少遛早儿的老人到此采摘。

    汉字详情

    cǎi,cài [cai]
    部首: 445
    笔画: 8
    五笔: E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D
    四角: 20904

    详细解释

    cǎi

    动词

    (1)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 同本义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渊明《饮酒》

    (3)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

    (4) 引申为采集;搜集

    古有采诗之官。——《汉书·艺文志》

    (5) 又如:采兰赠药;博采众长;广收薄采;采了200多种矿样;采药;采珍珠;采铁;采金;采气;采油

    (6) 挑选;采纳

    纳采。——《仪礼·士昏礼》

    昏礼始纳采。谓采择其可者也。——《礼记·坊记》注

    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资治通鉴》

    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名词

    (1) 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

    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

    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孟子·梁惠王上》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采缯(彩色丝织品);采服(彩色的衣服);采章(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车舆及服饰)

    (4) 文章的词藻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

    (5) 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 。如:兴高采烈

    (6) 神色;神态 。如:风采

    (7) 彩头,赌注 。如:采头(赌注。采:骰子的点色。掷出得胜的点色,称“得采”、“喝采”)

    (8) 另见 cài

    cài

    名词

    (1)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礼记·礼运》

    西采雍梁。——《法言·重黎》。注:“食税也。”

    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

    (2) 古九畿之一 。如:采圻(采畿。九畿之一)

    (3) 另见 cǎi

    英文翻译

    collect, gather; pick, pluck

    方言集汇

    ◎ 粤语:coi2 c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i3 coi3 [宝安腔] cai3 [陆丰腔] cai3 [台湾四县腔] cai3 coi3 [客英字典] cai3 [梅县腔] cai3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ai3
    ◎ 潮州话:c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倉宰上聲開口一等tsʰɒichaix/coj
    zhāi [zhai]
    部首: 330
    笔画: 14
    五笔: RUM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YCB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 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2) 同本义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摘,取也。——《广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以摘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4) 除去,去掉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5)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摘头(除去头上首饰);摘不开(摆脱不了)

    (6) 摘录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国》

    (7) 又如:摘句(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 调拨 。如:摘那(调拨);摘拨(调派)

    (9) 〈方〉∶借 。如:摘了几个钱救急;摘钱(因急用而临时告借)

    英文翻译

    pluck, pick; select; specify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g5 [沙头角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宝安腔] zak7 [梅县腔] zak7 [海陆丰腔] zak7 [台湾四县腔] zak7 [东莞腔] zak7 [陆丰腔] dit7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陟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trek/t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