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女

cǎi nǚ [ cai nv]
注音 ㄘㄞˇ ㄋㄩˇ

词语释义

1.宫女的通称。 2.妃嫔称号。 3.道教传说中神女。

词语解释

  1. 原为 汉 代六宫的一种称号,因其选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宫女的通称。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六宫采女凡数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乡中閲视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长壮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宫,谓之采女也。”《后汉书·皇后纪序》:“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2. 古时宫廷中的一种女官。

    《隋书·后妃传序》:“ 煬帝 时……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旧唐书·后妃传序》:“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3. 仙女名。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 采女 者,亦少得道。”

引证解释

⒈ 原为汉代六宫的一种称号,因其选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宫女的通称。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一引汉应劭《风俗通》:“六宫采女凡数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乡中閲视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长壮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宫,谓之采女也。”
《后汉书·皇后纪序》:“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⒉ 古时宫廷中的一种女官。

《隋书·后妃传序》:“煬帝时……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
《旧唐书·后妃传序》:“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⒊ 仙女名。

晋葛洪《神仙传·彭祖》:“采女者,亦少得道。”

采女的国语词典

汉代宫女选自民家,称为「采女」。后遂为宫女的代称。

采女的网络释义

采女 (道教传说中神女)

  • 采女,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位神女,属于道教人物。传说她是彭祖唯一的女弟子,也是彭祖的妻子。当年,商纣王欲以重金和官位收买彭祖,以求长寿之道,但却被淡泊名利的彭祖拒绝。正在商王苦无良策之时,他身边的一位女巫采女自告奋勇去讨秘诀。由于彭祖是巫医世家,将采女也视作同门,就毫无保留地将长寿之道传给了采女。贪婪的纣王得到长生之术后,却又想永远独占,欲加害彭祖,却不料采女早已钟情彭祖,与他一起逃回彭山,并成为他的第49位妻子。
  • 汉字详情

    cǎi,cài [cai]
    部首: 445
    笔画: 8
    五笔: E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D
    四角: 20904

    详细解释

    cǎi

    动词

    (1)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 同本义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渊明《饮酒》

    (3)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

    (4) 引申为采集;搜集

    古有采诗之官。——《汉书·艺文志》

    (5) 又如:采兰赠药;博采众长;广收薄采;采了200多种矿样;采药;采珍珠;采铁;采金;采气;采油

    (6) 挑选;采纳

    纳采。——《仪礼·士昏礼》

    昏礼始纳采。谓采择其可者也。——《礼记·坊记》注

    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资治通鉴》

    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名词

    (1) 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

    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

    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孟子·梁惠王上》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采缯(彩色丝织品);采服(彩色的衣服);采章(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车舆及服饰)

    (4) 文章的词藻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

    (5) 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 。如:兴高采烈

    (6) 神色;神态 。如:风采

    (7) 彩头,赌注 。如:采头(赌注。采:骰子的点色。掷出得胜的点色,称“得采”、“喝采”)

    (8) 另见 cài

    cài

    名词

    (1)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礼记·礼运》

    西采雍梁。——《法言·重黎》。注:“食税也。”

    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

    (2) 古九畿之一 。如:采圻(采畿。九畿之一)

    (3) 另见 cǎi

    英文翻译

    collect, gather; pick, pluck

    方言集汇

    ◎ 粤语:coi2 c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i3 coi3 [宝安腔] cai3 [陆丰腔] cai3 [台湾四县腔] cai3 coi3 [客英字典] cai3 [梅县腔] cai3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ai3
    ◎ 潮州话:c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倉宰上聲開口一等tsʰɒichaix/coj
    部首: 323
    笔画: 3
    五笔: VVVV

    英文翻译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