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酒醉貌。
唐 白居易 《醉后戏题》诗:“今夜醉醺罗綺暖,被君融尽玉壶冰。” 后蜀 欧阳炯 《巫山一段云》词:“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 元 朱庭玉 《哨遍·风情》套曲:“醉醺直恁身躯软,到压的我黄金釧儿扁。”
引证解释
⒈ 酒醉貌。
引唐白居易《醉后戏题》诗:“今夜醉醺罗綺暖,被君融尽玉壶冰。”
后蜀欧阳炯《巫山一段云》词:“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
元朱庭玉《哨遍·风情》套曲:“醉醺直恁身躯软,到压的我黄金釧儿扁。”
醉醺的网络释义
醉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酉(
),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2)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说文》。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诗·小雅·宾之初筵》
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苍颜白发,頺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醇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酉,为酒所酣曰醉。——《洪武正韵》
(3) 又如:醉是醒时言(醉后说的常是真心话);醉饱(酒足饭饱);醉沈(指酒后所作的书画);醉魔咕咚(醉呼呼);醉兴勃勃(醉后神情亢奋);醉呼卢(醉呼呼睡大觉);醉沉沉(沉醉的样子)
(4) 用酒浸制的
瓮中取醉蟹,最忌用灯。——《闲情偶寄》
(5) 又如:醉蟹(酒渍的螃蟹);醉虾
(6) 昏愦,糊涂 。如:醉梦(指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醉命(胡乱下的命令);醉痴(精神恍惚不安)
(7) 沉酣入迷;爱好
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送赵六贞固》
(8) 又如:醉乡砚田(沉缅于美酒与文墨之间);醉飞吟盏(在喝酒的同时作诗);醉侯(称喜欢喝酒而又有酒量的人);醉翁(喜好喝酒的老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i5 [客英字典] zui5 [沙头角腔] zui5 [陆丰腔] zui5 [台湾四县腔] zui5 [宝安腔] zui5 [东莞腔] zui5 [梅县腔] zui5 [客语拼音字汇] z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醉 | 將遂 | 精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tswi | cyih/zvi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酉,熏声。酉(
)与酒有关。本义:酒醉)(2) 同本义
醺,醉也。——《说文》
公尸来止醺醺。——《诗·大雅·凫鷖》
才倾一盏即醺人。——杜甫《拨闷》诗
(3) 又如:醺然(醉酒的神态);醉醺醺;微醺;醺醺(酒醉的样子)
(4) 受浸染。同“熏” 。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n1 [客英字典] hiun1 [梅县腔] hiun1 [宝安腔] hiun1 [台湾四县腔] hiun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薰 | 許云 | 曉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hyon/xiun | xĭu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