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酉(
),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2)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说文》。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诗·小雅·宾之初筵》
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苍颜白发,頺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醇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酉,为酒所酣曰醉。——《洪武正韵》
(3) 又如:醉是醒时言(醉后说的常是真心话);醉饱(酒足饭饱);醉沈(指酒后所作的书画);醉魔咕咚(醉呼呼);醉兴勃勃(醉后神情亢奋);醉呼卢(醉呼呼睡大觉);醉沉沉(沉醉的样子)
(4) 用酒浸制的
瓮中取醉蟹,最忌用灯。——《闲情偶寄》
(5) 又如:醉蟹(酒渍的螃蟹);醉虾
(6) 昏愦,糊涂 。如:醉梦(指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醉命(胡乱下的命令);醉痴(精神恍惚不安)
(7) 沉酣入迷;爱好
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送赵六贞固》
(8) 又如:醉乡砚田(沉缅于美酒与文墨之间);醉飞吟盏(在喝酒的同时作诗);醉侯(称喜欢喝酒而又有酒量的人);醉翁(喜好喝酒的老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i5 [客英字典] zui5 [沙头角腔] zui5 [陆丰腔] zui5 [台湾四县腔] zui5 [宝安腔] zui5 [东莞腔] zui5 [梅县腔] zui5 [客语拼音字汇] z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醉 | 將遂 | 精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tswi | cyih/zvi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猩猩的省称
(2) 〈形〉 鲜红色
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来了。——《红楼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en1 siang1 s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梅县腔] sen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sen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生 | 所庚 | 生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ʃɐŋ | srvng/shang |
详细解释
zhù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世说新语·仇隙》
此臣素著狂直于也。——《汉书·朱云传》
(2) 又如:著海内(天下著名);昭著(明显);卓著(突出的好);著姓(有显著名声的家族;使姓氏显著);著号(著名;著称)
动词
(1) 显现;显扬
其不善而著其善。——《礼记·大学》
诚则形,形则著。——《礼记·中庸》
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韩非子·功名》
病郑也。著 郑伯之罪也。——《谷梁传·僖公六年》
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以著其洁。——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最著者二。——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又
华林部独著。
(3) 又如:颇著成效;著白(明白);著相(佛教语。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形象状态)
(4) 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仆诚已著此书。——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著《灵宪》。——《后汉书·张衡传》
著书之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携所著书。——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著作郎(主管天下文章、著作的官吏);著作人(古人称为著作者。指书籍的作者);编著(参考利用已有的资料写成书)
(6) 画图
尧、 舜所以昌, 桀、 纣所以亡,皆著于堂。——《淮南子》
(7) 明了
彼知丘之著于己也。——《庄子》
(8) 登记,记载
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论游户自实》
(9) 又如:著令(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著名(写上名字或名称);著籍(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记名于某学者门下为弟子;登记在户籍上)
(10) 标出
书其贾数而著其物,若今时题署物。——《周礼》
(11) 建立;引申为成就
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12) 又如:著庸(立功);著称(命名。给予名称)
名词
(1) 作品 。如:名著(有价值的出名著作);原著(著作的原本);论著(带有研究性的著作);新著
(2) 土著 。指定居不迁的人
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后汉书》
zhuó
暂无详细释义
zhe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k8 tiok8 chok7 diau2 zhu5 (do3) [宝安腔] zok7 | zu5 | cok8 [台湾四县腔] cok8 tiok8 zok7 diau2 zu5 (do3) [客英字典] zhu5 | chok7 [陆丰腔] zhu6 [梅县腔] zhu5 [东莞腔] zu5 [客语拼音字汇] cog6 dau3 do3 zog5 zu4 [梅县腔] zu5
◎ 潮州话:多污3 多腰4 ,du3(tù) diêh4/dioh4(tie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除 | 直魚 | 澄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ɖʰĭo | drio/di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履(鞋子)省,支声。本义: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
(2) 同本义
木屐也。——《三苍》
以屐,为服。——《庄子·天下》。李注:“木曰屐者。”按,雨行所以践泥。
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庄子·异苑》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蹑屐登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屐子(木鞋);屐齿(屐底的齿);屐声(脚步声);屐履间(履屐间);屐响(木屐的响声)
(4) 泛指鞋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平生屐?——辛弃疾《满江红》
(5) 又如:草屐;屐履;锦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iak8 [梅县腔] kiak8 [东莞腔] kiak8 [客语拼音字汇] kiag6 [海陆丰腔] kiak8 ki5 hi5 [客英字典] kiak8 [台湾四县腔] kiak8 ki5 hi5 [陆丰腔] kiak8
◎ 潮州话:gia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劇 | 奇逆 | 羣 | 陌三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giek/gyak | gʰĭɐ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