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朴

chún pǔ [ chun piao]
繁体 醇樸
注音 ㄔㄨㄣˊ ㄆㄨˇ

词语释义

醇朴 chúnpǔ

同“淳朴”

词语解释

  1. 亦作“ 醇朴 ”。淳厚质朴。

    《后汉书·天文志上》:“三皇迈化,协神醇朴。”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清史稿·高宗纪二》:“以 山西 风俗醇朴,諭疆吏教养兼施,小民崇习礼让。” 郭沫若 《蜩螗集·<松崖山市>诗》:“红衣纷烂漫,醇朴意难胜。”

  2. 见“ 醇朴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醇朴”。淳厚质朴。见“醇朴”。

《后汉书·天文志上》:“三皇迈化,协神醇朴。”
晋陆机《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清史稿·高宗纪二》:“以山西风俗醇朴,諭疆吏教养兼施,小民崇习礼让。”
郭沫若《蜩螗集·<松崖山市>诗》:“红衣纷烂漫,醇朴意难胜。”

醇朴的国语词典

淳厚质朴。《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三皇迈化,协神醇朴,谓五星如连珠,日月若合璧。」也作「醇朴」。

醇朴的网络释义

醇朴

语出:《后汉书·天文志上》:“三皇迈化,协神醇朴。”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清史稿·高宗纪二》:“以 山西 风俗醇朴,谕疆吏教养兼施,小民崇习礼让。”

醇朴造句

小女孩天真醇朴的笑容令我没齿难忘。
生活中贵华很平和醇朴,不事张扬。
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闹市的喧嚣,有的是醇朴的民风和美如画卷的自然风光,这就是农村。
杨烁也用很细腻的表演形式,一个眼神,一句即兴的台词,将“醇爷们儿”的醇厚、醇朴贴上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在传达着一种孤寂、沉实、醇朴之外,同时也隐隐地传达着一种神秘、醇静和象征。
他画风醇朴,功力深厚,尤以画猴、画熊猫见长,素有“猴王”之美誉,被视为当代写意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之一。

汉字详情

chún [chun]
部首: 714
笔画: 15
五笔: SGYB
五行:
吉凶:
仓颉: MWYRD
四角: 106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酒味浓厚)

(2) 同本义

醇,厚也。——《说文》

买二石醇醪。——《汉书·爰盎传》

春醴惟醇。——张衡《东京赋》

醉醇醲而饫肥鲜者。——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醇醨(味道浓厚的美酒叫做醇,味道淡薄的叫做醨);醇醪(纯厚的美酒);醇味(美酒味);醇旨(酒味淳厚甘美)

(4) 淳朴;质朴

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书·景帝纪赞》

古者人醇工庞。——《淮南子·泛论》。注:“醇厚不虚华也。”

(5) 又如:醇固(真纯贞固);醇正(淳厚端正);醇和(淳朴和善)

(6) 通“纯”。无杂质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书·说命中》

河龙供鲤醇牺牲。——《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醇,谓色不杂也。”

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三国志·何夔传》

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韩愈《答李诩书》

(7) 又如:醇壹(纯厚专一);醇备(精粹完美);醇粹(纯一不杂)

(8) 愚昧浑噩的样子 。如:醇醇(愚味、愚蠢的样子)

名词

任何一类在结构上类似乙醇的化合物 ,可看作烃的羟基衍生物,并按照羟基的数目而分类(如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和多元醇)或者按照分子的结构而分类

英文翻译

rich, good as wine; pure, unm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宝安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东莞腔] sun2 [梅县腔] shun2 [客英字典] sh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倫平聲合口三等ʑĭuĕnzjyn/zjvin
pǔ,pò,pō,piáo [pu,po,piao]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Y
四角: 43900

详细解释

piáo

名词

(1) 姓(明代有朴素)

(2) 另见 pō;pò;pǔ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 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2) 树木的皮,木皮 。如:厚朴

(3) 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 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4) 大木材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楚辞·屈原·九章》

(5) 没有晾干的鼠肉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三》

形容词

(1) 质朴。通“樸”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

(2) 壮大 。如:朴牛(大牛;公牛);朴忠(质朴忠实);朴厚(朴实忠厚);朴茂(朴实优秀)

(3) 另见 piáo;pō;pǔ

名词

(1)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2) 同本义

朴,木素也。——《说文》

既勤朴斫。——《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

朴散则为器。——《老子》

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3) 本质;本性

尚素朴。——张衡《东京赋》。注:“质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4) 货物的成本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

动词

(1) 砍伐整理

朴桷不斫。——《淮南子·精神》。注:“采也。”

(2) 又如:朴斫(砍斫,削治)

(3) 通“扑”。击,打

举筑朴秦皇帝。——《史记·刺客列传》

…水衡阎奉朴击卖请。——《史记·酷吏列传》

形容词

(1) 淳朴;朴实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2) 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3) 另见 piáo;pō;p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mple, unadorned; sincere; surname; a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piu4 pok3
◎ 客家话:[梅县腔] pok7 [宝安腔] pok7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丰腔] puk7 pok7 [台湾四县腔] puk7 pok7 [客英字典] pok7 [东莞腔] pok7
◎ 潮州话:pog4(phok) <姓>piou1(phiou) [饶平、揭阳、潮阳]piao1(phi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角入聲開口二等phruk/pheokpʰ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