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

suān tián kǔ là [ suan tian ku la]
注音 ㄙㄨㄢ ㄊ一ㄢˊ ㄎㄨˇ ㄌㄚ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酸甜苦辣 suān-tián-kǔ-là

(1) 指各种味道。比喻人生的种种遭遇

他品尝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禁感慨万千
joys and sooows are sour, sweet, bitter and ho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成语辨析

辣;不能写作“竦”。

成语用法

酸甜苦辣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生。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各种滋味,多比喻人的各种不同的遭遇。

清蒋士铨《临川梦·说梦》:“十年间,尝遍了那些儿酸甜苦辣。”

酸甜苦辣的国语词典

各种味道。也用来比喻生活中如意、失意等种种遭遇。也作「甜酸苦辣」。

酸甜苦辣的网络释义

酸甜苦辣 (汉语成语)

  • 酸甜苦辣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uān tián kǔ là,意思是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 酸甜苦辣的翻译

    英语: sour, sweet, bitter and spicy hot, fig.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life
    德语: Freuden und Leiden , gute und schlechte Zeiten im Leben
    法语: (expr. idiom.)​ aigre, sucré, amer et épicé, les joies et les tristesses de la vie
    日语: いろいろな味(あじ)。〈喻〉幸(しあわせ)と辛酸(しんさん)などいろいろな境遇(きょうぐう)
    俄语: всяческие перемены в жи зни

    酸甜苦辣造句

    家乡的老房子,那承载了我童年和少年酸甜苦辣的老房子,记载着我简单而又快乐生活的老房子,将是我人生中永远不老的记忆。
    近几年来为村里办企业,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啊!
    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境。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不必太注意,太苛求,更不可怨天尤人。因为世界上让所有人都注意的事情太少了。
    曾经的青梅竹马,是那么的让人留恋,一起欢笑,一起哭泣。但现在,对面不相识,又让人忧伤。多么希望回到从前,既然时间无法倒流,那就让我们重新认识,再次经历酸甜苦辣。
    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酸甜苦辣。
    解放前,王妈妈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解放后她才过上了幸福生活。
    过了大半辈子的人,酸甜苦辣各种人生滋味大都品尝过了,也就认识到安定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因而更加珍惜。
    登山迷了路,饿了一整天,回家后我也不管什么酸甜苦辣,如狼似虎地吃了起来。
    考试如一个魔瓶,收藏着酸甜苦辣的体验。
    为了养家糊口,这几年他一直在外奔走,其中的酸甜苦辣,你也可想而知。
    人生就像一杯酒,包含着生活全部的酸甜苦辣。
    尝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
    我酸甜苦辣都尝遍了,吃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它就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里面,酸甜苦辣的味道都有,真是一言难尽了。
    你只要说你很快乐以至于你不需要和他经历浪漫的酸甜苦辣。
    生活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勇敢面对。
    好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和你一起度过。做你的另一半,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生命太短,最没有意义的就是不情愿的重复,所以人生第一要义不是天天幸福,而是不烦,喜怒哀思悲恐惊,酸甜苦辣咸麻涩鲜,都是人生经验。假如你想探寻某人的灵魂,或者要去了解一个人,那就观察他的笑,如果他的笑是美好的,那他就是个好人。
    爷爷一辈子尝尽了酸甜苦辣,晚年才过上舒心的日子。

    汉字详情

    suān [suan]
    部首: 714
    笔画: 14
    五笔: SGCT
    五行:
    仓颉: MWICE
    四角: 136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 yǒu),“酉”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酉”,与酒、酪等有关。本义:醋)

    (2) 同本义 。如:酸醋(即醋。因其味酸,故名)

    (3) 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

    杏子还没熟,太酸

    (4) 又如:酸辛(酸味和辣味);酸苦(酸味和苦味);酸醨(味酸而薄的酒)

    (5) 特指胃酸,胃液 。如:酸水(胃液)

    (6) 杂剧脚色之一,主要扮演青年文人,因此亦用作对文人的蔑称

    “孤”谓官;“酸”谓秀士。凡称“酸”,谓正末扮秀士当场也。——清· 焦循《剧说》

    (7) 小雨 。如:酸然(下小雨的样子)

    (8) 酸类物质名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的一种化合物(如盐酸、硫酸或苯甲酸);如溶于水,则其水溶液呈酸味,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与某些金属(如铁,锌,锡)反应放出氢气;一种含氢化合物(HX),在水溶液中产生水合氢离子(如H 3 O + )和阴离子X - ,强酸(如硝酸、盐酸或三氯醋酸)的稀溶液电离程度基本完全,弱酸(如醋酸或苯甲酸)的电离度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极弱的酸(如氢氰酸或硼酸)的电离度远小于百分之一

    形容词

    (1) 寒酸;迂腐。形容读书人的贫寒

    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宋·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

    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元· 王实甫《西厢记》

    (2) 又如:酸丁(对贫寒的读书人的贬称);酸子(对文人、书生的蔑称);酸款(装模作样地款待人);酸论(陈腐的论调);酸文假醋(假斯文);酸黄韭烂豆腐(讥笑读书人的话);酸寒(形容穷读书人的生活言行窘困的样子);酸士(酸丁);酸不溜丢(形容文人的迂腐);酸迂(酸腐,迂腐)

    (3) 悲伤;凄凉 。如:酸心落泪(人受屈后伤心地流泪);酸挤挤(心中辛酸难耐的样子);酸切(悲切;凄切);酸哽(心中悲伤忧闷以致喉头哽咽);酸急(形容声音悲凄而急促)

    (4) 悲痛

    日磾观状,益增酸哽。—— 北齐· 朱敬范《朱岱林墓志铭》

    对酒不能言,感慨怀酸辛。——晋· 阮籍《咏怀》

    妻乃轻服诣(董)卓门,跪自陈情,辞甚酸怆。——《后汉书·皇甫规妻传》

    (5) 又如:酸怆(哀伤悲痛);酸咽(悲伤哭泣而抽咽起来);酸恨(悲痛遗憾);酸伤(伤心)

    (6) 因男女关系而引起的嫉妒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 凤姐大闹 宁国府。——《红楼梦》

    (7) 又如:酸风(比喻醋意);酸眉苦脸(形容又嫉妒又苦恼的神色)

    动词

    (1) 通“痠”。酸痛,因疾病或疲劳引起的筋肉微痛而无力的感觉

    山高谷深,不觉脚酸。——《乐府诗集·陇头流水歌辞》

    四肢酸重。——《晋书·皇甫谧传》

    (2) 又如:酸哀(酸痛无力)

    (3) 突然刺痛;抽搐 。如:酸重(因疾病或疲劳而引起身体微痛乏力的感觉)

    英文翻译

    tart, sour; acid; stiff; spoiled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n1 [东莞腔] son1 [沙头角腔] son1 [客语拼音字汇] son1 [台湾四县腔] son1 [陆丰腔] son1 [宝安腔] son1 [梅县腔] son1 [客英字典] s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素官平聲合口一等suansuɑn
    tián [tian]
    部首: 503
    笔画: 11
    五笔: TDA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RTM
    四角: 246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甘,从舌。舌头能品尝甜味。本义:味甘)

    (2) 像糖或蜜的味道

    甛,美也。——《说文》

    甜,甘也。——《广雅》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韩愈《苦寒》

    (3) 又如:甜物(甜的食品);甜酒(甘甜的米酒);甜雪(甘甜的雪水);甜酸苦辣(指种种不同的味道);甜香

    (4) 比喻幸福;快乐 。

    (5) 如:甜沃沃(形容幸福愉快)

    (6) 美好 。

    (7) 如:甜差(美差);甜冤对(俏冤家);甜淡(柔和淡雅);甜俏(柔和娇媚);甜俗(软熟媚俗);甜软(甜蜜温柔)

    (8) 形容睡得酣畅 。

    (9) 如:甜睡;甜乡(梦乡)

    (10) 指美言 。

    (11) 如:甜口儿(善于说奉承话的嘴);甜句儿(甜言);甜言(美言;好话);甜言软语,甜言媚语(温柔体贴的话);甜话儿(甜言蜜语);甜嘴蜜舌(甜言蜜语)

    动词

    酣睡,熟睡

    一枕余甜昏又晓,凭谁拨转通天穷。——明· 汤显祖《邯郸记》

    英文翻译

    sweet, sweet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tim4
    ◎ 客家话:[陆丰腔] tiam3 [客英字典] tiam2 [海陆丰腔] tiam2 [宝安腔] tiam2 [台湾四县腔] tiam2 [梅县腔] tiam2 [沙头角腔] tiam2 [东莞腔] tiam2 [客语拼音字汇] ti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五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兼平聲開口四等demdʰiem
    [ku]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JR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英文翻译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丰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康杜上聲開口一等khox/quu
    [la]
    部首: 712
    笔画: 14
    五笔: UGKI
    五行:
    仓颉: YJDL
    四角: 054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辛,剌( )省声。本义:辛味)

    (2) 同本义。姜、蒜、辣椒等带刺激性的味道

    辢,辛也。——《广雅》

    辛甚曰辣。——《通俗文》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3) 又如:酸甜苦辣;辣菜根子(辣菜的根很辣,喻非常泼辣);辣拐子(辣手的家伙。骂人的话)

    (4) 姜、蒜等含辣味的菜蔬 。如:一如辣末

    (5) 痛;伤痛 。如:空气使人鼻子里老是作辣,温度无疑是在零下

    形容词

    (1) 猛烈、凶狠 。如:辣躁(性情凶悍,脾气暴躁);辣浪(浪荡;放荡);辣手狠心(手段凶狠,心肠恶毒)

    (2) 高温,酷热

    太阳辣得如火烧,庄稼晒得枯焦焦。——《白族民歌集》

    动词

    (1) 辣味刺激

    辣椒虽辣,辣不死人。——鲁迅《伪自由书》

    (2) 又如:切葱头辣眼睛

    英文翻译

    peppery, pungent, hot; crue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l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at8 [东莞腔] lat8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d6 [陆丰腔] lat8 [梅县腔] lat8 lat7 [客英字典] lat8
    ◎ 潮州话:luah8 l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盧達入聲開口一等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