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挤挤

suān jǐ jǐ [ suan ji ji]
繁体 酸擠擠
注音 ㄙㄨㄢ ㄐ一ˇ ㄐ一ˇ

词语释义

1.形容有点带酸的味道。 2.形容轻微嫉妒或心里难过的感觉。

词语解释

  1. 形容有点带酸的味道。如:这种苹果酸挤挤的,不好吃。

  2. 形容轻微嫉妒或心里难过的感觉。

    《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一羣小老婆似的,赛如就是抚臺一个是男人,大家都要讨他喜欢;稍些失点宠,就要酸挤挤的。”《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他要委就委,他要撤就撤,全凭他一个人的主意。我们大人除掉照例画行之外,反不能问信。弄得他老人家心上亦有点酸挤挤的不高兴。”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有点带酸的味道。

如:这种苹果酸挤挤的,不好吃。

⒉ 形容轻微嫉妒或心里难过的感觉。

《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一羣小老婆似的,赛如就是抚臺一个是男人,大家都要讨他喜欢;稍些失点宠,就要酸挤挤的。”
《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他要委就委,他要撤就撤,全凭他一个人的主意。我们大人除掉照例画行之外,反不能问信。弄得他老人家心上亦有点酸挤挤的不高兴。”

汉字详情

suān [suan]
部首: 714
笔画: 14
五笔: SGCT
五行:
仓颉: MWICE
四角: 136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 yǒu),“酉”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酉”,与酒、酪等有关。本义:醋)

(2) 同本义 。如:酸醋(即醋。因其味酸,故名)

(3) 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

杏子还没熟,太酸

(4) 又如:酸辛(酸味和辣味);酸苦(酸味和苦味);酸醨(味酸而薄的酒)

(5) 特指胃酸,胃液 。如:酸水(胃液)

(6) 杂剧脚色之一,主要扮演青年文人,因此亦用作对文人的蔑称

“孤”谓官;“酸”谓秀士。凡称“酸”,谓正末扮秀士当场也。——清· 焦循《剧说》

(7) 小雨 。如:酸然(下小雨的样子)

(8) 酸类物质名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的一种化合物(如盐酸、硫酸或苯甲酸);如溶于水,则其水溶液呈酸味,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与某些金属(如铁,锌,锡)反应放出氢气;一种含氢化合物(HX),在水溶液中产生水合氢离子(如H 3 O + )和阴离子X - ,强酸(如硝酸、盐酸或三氯醋酸)的稀溶液电离程度基本完全,弱酸(如醋酸或苯甲酸)的电离度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极弱的酸(如氢氰酸或硼酸)的电离度远小于百分之一

形容词

(1) 寒酸;迂腐。形容读书人的贫寒

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宋·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

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元· 王实甫《西厢记》

(2) 又如:酸丁(对贫寒的读书人的贬称);酸子(对文人、书生的蔑称);酸款(装模作样地款待人);酸论(陈腐的论调);酸文假醋(假斯文);酸黄韭烂豆腐(讥笑读书人的话);酸寒(形容穷读书人的生活言行窘困的样子);酸士(酸丁);酸不溜丢(形容文人的迂腐);酸迂(酸腐,迂腐)

(3) 悲伤;凄凉 。如:酸心落泪(人受屈后伤心地流泪);酸挤挤(心中辛酸难耐的样子);酸切(悲切;凄切);酸哽(心中悲伤忧闷以致喉头哽咽);酸急(形容声音悲凄而急促)

(4) 悲痛

日磾观状,益增酸哽。—— 北齐· 朱敬范《朱岱林墓志铭》

对酒不能言,感慨怀酸辛。——晋· 阮籍《咏怀》

妻乃轻服诣(董)卓门,跪自陈情,辞甚酸怆。——《后汉书·皇甫规妻传》

(5) 又如:酸怆(哀伤悲痛);酸咽(悲伤哭泣而抽咽起来);酸恨(悲痛遗憾);酸伤(伤心)

(6) 因男女关系而引起的嫉妒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 凤姐大闹 宁国府。——《红楼梦》

(7) 又如:酸风(比喻醋意);酸眉苦脸(形容又嫉妒又苦恼的神色)

动词

(1) 通“痠”。酸痛,因疾病或疲劳引起的筋肉微痛而无力的感觉

山高谷深,不觉脚酸。——《乐府诗集·陇头流水歌辞》

四肢酸重。——《晋书·皇甫谧传》

(2) 又如:酸哀(酸痛无力)

(3) 突然刺痛;抽搐 。如:酸重(因疾病或疲劳而引起身体微痛乏力的感觉)

英文翻译

tart, sour; acid; stiff; spoiled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n1 [东莞腔] son1 [沙头角腔] son1 [客语拼音字汇] son1 [台湾四县腔] son1 [陆丰腔] son1 [宝安腔] son1 [梅县腔] son1 [客英字典] s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素官平聲合口一等suansuɑn
[ji]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YJH
五行:
仓颉: QYKL
四角: 5002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齐声。本义:推开;除去)

(2) 同本义

挤,排也。——《说文》

挤,推也。——《广雅》

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汉军却,为 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挤住了(凑上遇上而又推脱不开)

(4) 排斥;排挤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庄子·人间世》

抑有功而挤有罪。——《荀子·仲尼》

(5) 又如:挤抑(排挤压抑);挤撮(合伙欺负;拿捏;排挤);挤陷(排挤陷害)

(6) 毁坏;损坏

挤社稷,失宗庙。——《逸周书·武纪》

(7) 又如:挤讹头(找岔子进行敲诈勒索);挤害(挤陷。陷害)

(8) 簇聚;拥挤

乌压压挤了一屋子。——《红楼梦》

(9) 又如:挤拃(拥挤);挤匝(拥挤);挤轧(拥挤);挤拥(拥挤,拥塞)

(10) 挤压;榨取 。如:挤发(逼迫);挤洗(挤压洗净)

(11) 攒聚

那些童生…挤眉弄眼,无所不为。——《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crowd, squeeze, push against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宋本广韵

[ji]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YJH
五行:
仓颉: QYKL
四角: 5002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齐声。本义:推开;除去)

(2) 同本义

挤,排也。——《说文》

挤,推也。——《广雅》

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汉军却,为 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挤住了(凑上遇上而又推脱不开)

(4) 排斥;排挤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庄子·人间世》

抑有功而挤有罪。——《荀子·仲尼》

(5) 又如:挤抑(排挤压抑);挤撮(合伙欺负;拿捏;排挤);挤陷(排挤陷害)

(6) 毁坏;损坏

挤社稷,失宗庙。——《逸周书·武纪》

(7) 又如:挤讹头(找岔子进行敲诈勒索);挤害(挤陷。陷害)

(8) 簇聚;拥挤

乌压压挤了一屋子。——《红楼梦》

(9) 又如:挤拃(拥挤);挤匝(拥挤);挤轧(拥挤);挤拥(拥挤,拥塞)

(10) 挤压;榨取 。如:挤发(逼迫);挤洗(挤压洗净)

(11) 攒聚

那些童生…挤眉弄眼,无所不为。——《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crowd, squeeze, push against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