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酵母
(1) 一种能引起发酵的真菌,黄白色,圆形或卵形
词语解释
真菌的一种,黄白色,圆形或卵形,内有细胞核、液泡等。发面、酿酒、制酱等都是利用酵母引起的化学变化。也叫酵母菌或酿母菌。常用以比喻促进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
郭沫若 《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这种经过动荡之后的反省和失望,就是醅酿出 庄子 的厌世乃至愤世倾向的酵母。” 韩北屏 《非洲夜会》:“这是用独立的欢乐作酵母制成的醇酒,闻到它就会沉醉。”
引证解释
⒈ 真菌的一种,黄白色,圆形或卵形,内有细胞核、液泡等。发面、酿酒、制酱等都是利用酵母引起的化学变化。也叫酵母菌或酿母菌。常用以比喻促进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
引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这种经过动荡之后的反省和失望,就是醅酿出庄子的厌世乃至愤世倾向的酵母。”
韩北屏《非洲夜会》:“这是用独立的欢乐作酵母制成的醇酒,闻到它就会沉醉。”
酵母的国语词典
酵母菌的简称。参见「酵母菌」条。
酵母的网络释义
酵母
酵母的翻译
酵母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
),表示与酒有关,孝声。本义:酒母)(2) 同本义 ,含有酵母的有机物,用作发面、制酱、酿酒等。如:酵子;酵头
(3) 酒滓
动词
发酵 。如:酵粥(发酵的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gau4 [东莞腔] hau5 [客英字典] gau5 [宝安腔] gau5 hau5 [梅县腔] gau5 [台湾四县腔] gau5
◎ 潮州话:gaⁿ3 h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敎 | 古孝 | 見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kau | krauh/keaw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母 | 莫厚 | 明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məu | mux/m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