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许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答应;允许。《宋书·沉攸之传》:“时四方皆已平定, 徐州 刺史 薛安都 据 彭城 请降,上虽相酬许,而辞旨简略。”《南史·后妃传上·齐高昭刘皇后》:“年十七, 裴方明 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
引证解释
⒈ 答应;允许。
引《宋书·沉攸之传》:“时四方皆已平定, 徐州刺史薛安都据彭城请降,上虽相酬许,而辞旨简略。”
《南史·后妃传上·齐高昭刘皇后》:“年十七, 裴方明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
酬许的网络释义
酬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酉,夀声。本义: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
(2) 同本义
酬,主人进客也。——《说文》。凡主人酌宾曰献,宾还酌主人曰醋,主人又自饮以酌宾曰酬。
(3) 又如:酬献(相互劝酒);酬劝(劝酒)
(4) 酬答,报答
主人酬宾。——《仪礼·士冠礼》。注:“饮宾客而从之以财货,曰酬,所以申畅厚意也。”
交酬好货皆厚。——《国语·周语》。注:“交酬相酬之币也。”
吾无以酬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梁启超《谭嗣同传》
天将以酬长厚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酬知(酬报知己者);酬赏(报答他人而赏给财物)
(6) 应对;对答
可与酬酢。——《易·系辞》。注:“犹应对也。”
(7) 又如:酬抗(酬对;对答);酬决(应对决断);酬奉(旧时奉召应对诗文)
(8) 酬诗,以诗文互相赠答 。如:酬寄(以诗文酬和寄赠);酬赓(指诗词应和)
(9) 赏赐 。如:酬偿(报偿;偿还);酬赎(以钱偿值赎回);酬庸(酬劳)
(10) 筹划 。如:酬想(想像,设想);酬款(筹划借款)
(11) 报复 。如:酬阻(因报复而加阻止)
(12) 酹祭 。如:酬酒(以酒酹祭);酬神(祭谢神灵);酬地(以酒祭地)
名词
报酬 。如:计酬(计算报酬);同工同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2 [客语拼音字汇] cu2 [海陆丰腔] chiu2 [客英字典] chiu2 [台湾四县腔] cu2 [东莞腔] siu2 [陆丰腔] chiu3 [梅县腔] chu2 chiu2 [宝安腔] cu2 c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讎 | 市流 | 常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zju/zjou | ʑĭə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2) 同本义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
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武王伐纣平话》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4) 同意,赞同
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5) 事先答应给予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红楼梦》
(6) 又如:许香愿(对神佛有所祈求时,提出事后给予的某种酬谢);许人(应允与人);许字(许配,许婚,许嫁。都指允婚)
(7) 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 陆游《书愤》
(8) 又如:许身(立志,自我期许)
(9) 相信
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赵岐注:“许,信也。”
(10) 给予;奉献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史记·剌客列传》
(11) 又如:以身相许;以身许国(许国:为国效命)
名词
(1) 处所,地方
地里又远关山阻,无计奈,谩登楼,空目断,故人何许?——《西厢记诸宫调》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古国名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战国初期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
(3) 许昌的简称 。如:许都(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称许都。即今河南省许昌县);许洛(许昌、洛阳)
(4) 表示大约的数量
如是十许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引之长丈许。——《聊斋志异·促织》
(5) 姓
副词
(1) 或许,可能 。如:他今天没来,许是生病了
数
(2)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
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后汉书》
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里。—— 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代词
(1) 这样,这般
这江南方腊,起义已久,即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水浒传》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宋· 苏轼《次韵答文与可见寄》
(2) 又如:许些(许多);许大(这样大;偌大;很大);许来大(许大);许大粗(这么大、这么粗)
(3) 何,什么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容赴朔边?——唐·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